拙政园赏析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赏析

-----以拙政园为例

内容摘要: 本文先从空间布局展开,全局上把握整个园林的造景特点和风格,对苏州拙政园进行赏析。同时,从造景手法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借景,对景,障景,框景,题景,漏景,夹景等手法的特点及产生的效果。 关键字: 拙政园 造景手法 空间结构

1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尤以造园组景手法最为精妙,可归纳为立体交融式,即分区设景。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步移异景。组景讲究起景、入胜、造极、余韵的序列。注重层次、抑扬、因借、虚实的安排。单是基本的组景手法,就达十余种之多,如:借景、对景、漏景、障景、限景、夹景、分景、接景、返景、点景??不一而足。其中“借景”、“对景”、“分景”为组景手法中最为重要的手法。拙政园的造景手法甚多,本文以苏州“拙政园”为例,重点分析几种手法,希望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能更深入的理解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并有效地运用于现代园林的营造之中。

2 空间布局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现在全园包括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占地约2万m2,明快开朗,其东北、西南为草地,丛植、群植黑松、广玉兰、桂、 青枫、香樟,林木葱郁。平岗远屿,竹坞曲水,山峦明秀,景物舒旷。其间分布“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放眼亭”等建筑。 中部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是典型的多景区复合的园林,园林空间既有划分又通过游路线的经营而形成序列组合。划分主次分明而又不流于零散。组合敞闭开合变化有序层次清晰。它的主要游览路线上有前奏、承转、高潮、过渡、收束等环节表现了动观组景的诗一般的韵律感,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西部以曲尺形水池为中心,散为主,聚为辅,处理上与中部截然不同。

3 造景手法分析

3.1借景

“借”是指园内外的联系,“借景”指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 《园冶》特别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它的原则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使视线越出园垣,使园之景尽收眼底。其目的是把各种在形、声、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人到本景空间中,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

在拙政园的借景中,远借北寺塔最为著名。站在园中,见有塔影,以为塔在园中,想去一攀。谁知此塔在几里之外,大感意外,这就是拙政园的精妙,在此处不建遮挡视线的建筑,而是留空,如此一来,远处的塔景就“引”了进来,为己所用。景贵有层次,塔成了此景的远景。从手法来说,要借景,必须设计视线。拙政园中能见到北寺塔,都是因为在视点前面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视线可及远处之景。水池都做得狭长,拉长视距又不影响园的规模。

3.2对景

凡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称为对景。即设赏景点以欣赏另一个景点的景物,这一景物便成为赏景点的对景。对景分有两类:正对:在视线的终点或轴线的一个端点设景成为正对,这种情况的人流与视线的关系比较单一。互对:在视点和视线的一端,或者在轴线的两端设景称为互对,此时,互对景物的视点与人流关系强调相互联系,互为对景。 远香堂不但是中园的主体建筑,而且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其中中部的诸多建筑都是围绕着远香堂来为中心来展开的。远香堂原为主人宴请宾客之处,四面皆为通透长处窗,可以看到四周的美景。往东,可看到假山之上的绣绮亭,透过通透的窗,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形成对景。往北是广阔的湖水,湖中植荷花,景色宜人。与北山上的雪香云蔚亭形成对景,又能隐约见到北山上的另外一亭待霜亭的一角,一藏一露,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趣味十足。

(图中隐约可见的的为绣绮亭)

(远香堂与周边四亭分析图) 在西北面与荷风四面亭形成对景。这几个对景的建筑中,两者间都形成看与被看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周围的四个亭都处在相对较高的位置,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而被看,反过来站在亭中之人又可以在高出看到远香堂,这时远香堂又成了他们的景观。

3.3障景

障景是园林中用于遮挡视线,促使视线转移方向的屏障物。障景往往用于园林入口自成一景,位于园林景观的序幕,增加园林空间层次,将园中佳景加以隐障,达到柳暗花明的艺术效果。障景因材料不同可分为山石障、院落障、影壁障、树丛、树群或数者结合。 障景又称抑景,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障景使园林增添“藏”与含蓄,园路上的障景兼有空间引导和增添景致的作用;重要景观前的障景既有空间暗示用,也有先抑后扬的观赏效果。拙政园旧园门人口的腰门处,迎面布置假山,山上布满奇峰怪石,遮挡视线,绕过假山是一湾池水,远香堂、香洲等景色呈现眼前。人口处障景,遮挡观赏者视线,体现空间开敞性,增添游赏的新奇性。

(拙政园入口平面)

(拙政园入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