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赏析

3.4框景

顾名思义,框景就是将景框在“镜框”中,如同一幅画。从窗框、门框、岩洞或树冠的间隙所透视的景物,由于其四周的其它景物被阻挡而分外明显。框景的作用在于把园林景色利用景框的设置,统一在宛然一幅图画之中,以简洁幽暗的景框为前景,使观者视线通过景框,高度的集中在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由轩中隔窗与轩后芭蕉构成框景。

3.5题景

题景也叫点景。是在园林的适当部位用简练的文字来点出园林及园林局部或某一景物的主题。点景是园林设计者本人同欣赏者沟通思想的一种形式。点题的具体形式,表现为园林建筑上的对联与匾额,岩壁上的摩厓等景物一经题咏便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诗情画意、名山大川与古迹韵事,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扩大了时空的领域。

拙政园西部的“与谁同坐轩”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

见“与谁同坐”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而拙政园东部“梧竹幽居亭”中的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带出此园的意境。

3.6漏景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

3.7夹景

夹景是指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

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

4 结语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它集山水、建筑、诗词、楹联、书画、雕刻、庭院、家具、花鸟、情趣、艺术修养、精神境界之大成,完美地整合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是明代汉文化的杰出代表。

参考文献:

[1]刘庭风著,《中国古代园林之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彭一刚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陈天华著,《画镜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三联书店出版社 [4]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5]谢孝思编 《苏州园林品赏录》,上海文艺出版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