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六三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精品)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文学常识,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都去过哪?最想去哪?老师最想去的地方是小兴安岭。(播放课件:小兴安岭美景)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1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准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指名朗读课文的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6.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你的脑海里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二)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学习描写“春天”的部分。

1.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用笔作上记号;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

理解“抽出”所表达的意思。(春天,草木萌生,生机勃勃的样子。) 想象小鹿“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的画面。

3.春天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学生模仿书中的句式说一说“春天,我们来到了小兴安岭,我看到——。”

4.指导朗读。读时,要注意突出表现景物变化的词语:如“抽出”,“融化”。在读描写小鹿的句子时,注意排比句式语调的变化。 选择学习“夏”“秋”“冬”部分。

1.分三个小组,分别学习写夏、秋、冬三个季节段落。(学生自主选择)

2

2.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1)抓住了这个季节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描写了哪些景物? (2)你认为最美的景物是什么?书中是怎么描写的?有感情地读一读。 (3)领悟作者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3.三个小组分别推举代表按学习要求,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相机进行深入指导。

(1)汇报夏季景色时,抓住AABB式词语,体会树木的葱茏;通过品析“浸”字来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重点指导读好这一部分的比喻句,体会小兴安岭夏季的美丽。

(2)汇报秋季景色时,把引导的重点放读上,用读来表现秋季树木的变化,对各种物产的喜爱。

(3)汇报冬季景色时,借助图片展示银装素裹的世界和那些可爱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冬季小兴安岭的向往。 (三)诵读全文,品味语言 1.引导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书中自选词语的空白小车上。 3.选择你认为写得好的段落背下来。

三、练习

1.找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说一说好在哪里。 2.你认为文章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 四、总结

小兴安岭不但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里一年四季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