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教学设计

《一封信》教学设计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实验小学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 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心情体验。教学时要以“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主导问题,引导学生去读书,读懂内容,读出情感道理,读出情感。

(二)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书信,二年级的学生是初次接触,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区别,让学生从中体气到母亲对露西积向上的引导,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应该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并学着练习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也可以是同学)写一封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朝、重、结”。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让学生懂得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四、教学方法

(一)比较法

通过对相似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相似之处,并以此引出仿写句式。

(二)情境教学法

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

(三)诵读品味

理解课文,体会文章主旨。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字词卡片

六、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辅助环节)

【课件出示:信封图片】同学们,猜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信封图文】

【课件圈出“封”字】同学们,认识它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课件播放:“封”字变化成“封”的字理图】同学们,你能根据这张有趣的图片讲一个关于“封”的故事吗?

小结:

同学们,“封”左边的字形像一棵树下有一堆土,右边的字形像一只手,合起来可以这样说:用手给一棵树的树根培土,把里面的水分封起来。

同学们,古人造出“封”这个字,最开始就表示“给树培土”,后来又引出好多意思。【课件出示资料袋:

1、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2、量词,用于封起来的东西。

3、严密堵住或关住,使不能随便打开或通行。】

同学们,“信封”的“封”是什么意思?(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一封信”的“封”又是什么意思呢?(量词,用于封起来的东西。)

同学们,“封”表示“严密堵住或关住,使不能随便打开或通行”的时候,又可以组哪些词语?(封口、密封、封条)

【课件出示课题:6 一封信】同学们,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预设:谁给谁写了一封信?信里面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封”字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比较抽象,教师借助字理识字,引领学生感知其本义和引申义,并结合具体意义对应组词,丰富了学生的识字体验。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同学们,请自读课文,将每个生字读准确,将每一句话读通顺,并找找露西一共写了几次信?

【课件出示第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同学们,这是一封没有写完的信,请正确、流利地读读。 同学们,谁来读读这封信?

【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刮、胡、灯、修】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拼读拼读。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拼读? 同学们,一起来拼读拼读。

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飞走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小组交流交流。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

动作识字——“刮”,做一做“刮”的动作,想一想生活中和“刮” 有关的词语:刮风、刮胡子等。

字谜识字——“胡”,古时明月今相见。

故事识字——“灯”,古时候用火照明,后来人们发现,不用在火堆旁照亮,只有一丁点儿的火也可以照明,这就是灯。

生活识字——“修”,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修理部)【课件出示:修理部的牌匾图片】。

同学们,请自读第一封信。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课件出示露西写的第二封信:】 亲爱的爸爸:

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 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看电 影。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女儿:露西 ×年×月×日

同学们,这又是一封怎样的信?快读读吧。 同学们,谁来读读这封信?注意“期”字要重读。

同学们,“期”字在生活中常常出现,你能用“期”说句子吗? 预设:

1、一个星期共有七天,从星期一到星期日。 2、上次期末考试,我得了第一名。

3、我天天期盼放暑假的时候能去外地看爸爸。 4、课表上,星期一第二节课是语文课。

三、小组纠错,对比学习

【课件同时出示两封信】同学们,这两封信都是一个叫露西的小朋友写给爸爸的,仔细读读这两封信,你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了吗?小组讨论讨论。

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讨论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

1、第一封信里,露西说爸爸不在,“我们”很不开心。第二封信里,露西说“我们”过得挺好。

2、第一封信里,露西说爸爸不在家,不能逗她玩,没有意思。第二封信里,露西说她要和妈妈去看电影。

3、第一封信里,露西说家里的台灯坏了,修不好,很心烦。第二封信里,她问爸爸螺丝刀在哪儿,她和妈妈要自己修理台灯。

4、第一封信里,露西说家里很冷清。第二封信里,露西写了小狗又蹦又跳,家里很热闹。

5、第二封信里,露西不仅写家里一切都很好,还写了她和妈妈很想爸爸。 同学们,你们真善于观察,从两封信中体会到露西的心情和想法的变化。第一封信里处处都是“不开心”,第二封信里,字字洋溢着快乐的情绪。让我们体会露西当时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这两封信吧。

同学们,请再次观察这两封信,看看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第二封信的结尾,露西还画了一大束鲜花。

(课件在第二封信“结尾”和“鲜花”的位置出示词语“结尾”和“一束鲜花”)同学们,谁来读读这两个词语?

【课件圈出生字:束、鲜】同学们,谁来读读?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

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这两个生字的?谁来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

字谜识字:束——“口”字藏在了“木”中间。

看图识字:鲜——左边一条鱼,右边一只羊,合起来就是“鲜”。

设计意图:文中只提到了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的相关内容,没有以信的形式出现。此环节设计,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形象直观的信件再现了露西不同的心情,也为识字提供了具体语境。 四、班内质疑,深化主题

同学们,比较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