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现代通信技术》2010-2011期末考试试题

四 川 大 学 期 末 考 试 试 题(闭卷)

(2010 —2011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号:205085040 课序号: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 任课教师:熊淑华 郭庆功 夏文龙 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电子信息学院2008级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学号: 姓名:

考 试 须 知 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率或频带利用率 来度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来度量。 2. 某数字传输系统采用8进制码元以9600 b/s 的信息速率传输数据,则该系统的码元速率为 3200baud 。 3. 瞬时频率随待传递信息信号线性变化的角调制称为 FSK 。 4. 设一信号为窄带高斯信号,其均值为A, 方差为,则该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f(x)= 。 5. 在传统模拟载波电话系统中,传输音频信号采用 调制。 6. 若二进制信息码为1101000101,则对应的信号交替反转码(AMI码)是 。 7. 正交幅度调制QAM实质是 和 相结合的数字调制方式。 8. 相位不连续的2FSK信号,信息码元速率为500波特,发“1”码和发“0”码时其载波频率分别为1kHz和3kHz,则系统频带宽度B最小应为 。 9. 已知一码集的最小码距为5,如果用于纠错,最多能纠正 位错码。 10. 已知电话信道的带宽为4kHz,接受端信噪比=30dB时,信道容量为 8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 假设某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系统采用均匀量化编码,每样值编为8位二进制码,信息传输速率为64kb/s,则该系统所能允许的输入信息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 ① 4kHz; ② 8kHz; ③ 16kHz; ④ 32kHz。 2.一基带信息信号最高频率分量为25kHz,进行频率调制,最大频率偏移为75kHz,根据卡森公式估算的已调信号带宽为( ) ① 50kHz; ② 100kHz; ③ 150kHz; ④ 200kHz。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试题共 3 页,本页为第 1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 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学号: 姓名 3. 对信息信号分别进行DSB,SSB,VSB调制,则已调信号的带宽顺序为( B ) ① DSB>SSB>VSB; ②DSB>VSB>SSB; ③ VSB>SSB>DSB; ④ VSB>DSB>SSB。 4. 若采用“1”差分编码规则得到的二进制差分码为0*10011011(首位是参考码元),它所对应的未调制信息码(绝对码)是( ) ①10010110; ②10110011; ③11010110; ④00101100。 5.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源编码以提高数字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的( A )为目的。 ① 有效性; ② 可靠性; ③ 保密性; ④ 随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 1. 频分多路复用信号的特点是( )。 ① 在频率上正交; ② 在时间上正交; ③ 适用于带限信号; ④ 可以用滤波器进行信号的分离; ⑤ 基于抽样定理。 2. 下列调制方式中,既可以用包络检测器又可以用相干检测器解调的有( )。 ① 标准AM调制; ② DSB双边带调幅; ③ SSB单边带调幅; ④ 2ASK幅度调控; ⑤ 2FSK频移键控。 3. 下列编码中,属于纠错编码的有( 3\\4\\5 )。 ① PCM; ② DPCM; ③ 奇偶校验码; ④(7,4)汉明码; ⑤ 卷积码。 4. 下列调制方式属于数字频率调制的有( 2、5 )。 ① MSK; ② MFSK; ③ MPSK; ④ DPSK; ⑤ 2FSK。 5. 在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中,部分响应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 ① 频带利用率高,可以达到2bit/s·Hz; ② 有固定的码间串扰,但可以消除; ③ 输出波形衰减大、收敛快; ④ 为了避免差错扩散需要进行预编码; ⑤ 信号发射的功率会增加。 三、判断改错题(对正确的论断,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并写出正确的表述。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窄带带通噪声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具有相同的功率密度谱。 ( ) 2. 在信道为加性白噪声的环境下,FM解调器的输出噪声功率密度谱也为白噪声。 ( )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试共题 3 页,本页为第 2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 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学号: 姓名

3. 对带通信号抽样时抽样频率必须满足≥2(为抽样频率,为信号的最高截止频率)。 ( Y ) 4. 在相同的功率信噪比情况下,双极性二元码的误码率高于单极性二元码的误码率。 ( ) 5. DPSK相对移相键控在解调时可以消除相位模糊。

( Y ) 四、简答分析题(共16分) 1.(8分)写出调频信号的一般时域表达式,并分析说明鉴频器的解调原理,画出原理框图。 2.(8分)根据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基带模型来分析码间串扰形成的主要原因,写出无码间串扰的条件。有哪些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五、计算题(共34分) 1.(8分)如果调制信号带(DSB)信号,接收机的参考载频为4.999MHz。 (1)画出调制和解调的原理框图; (2)假设接收机输出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3.5kHz,试问解调输出哪些频率的信号? 2.(12分)某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信道噪声是功率密度谱为在(0,)之间的矩形脉冲。求: (1)求匹配滤波器的传输函数与冲激响应; (2)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信号; (3)匹配滤波器在抽样时刻的输出功率信噪比。 3.(14分)某系统先对单极性模拟信号0.48V的抽样值进行量化间隔为位自然二进制码,再用生成多项式为的均匀量化,然后编码为4的白噪声,输入信号是幅度为A,持续时间,调制在=5MHz的载频上产生双边的(7,4)汉明循环码对输入信息码字进行纠错编码,偶校验编码,初始状态为0的“1”差分编码,最后进行2PSK调制,求: (1)模拟信号数字化后的输出码字; (2)(7,4)汉明循环码的编码输出码字; (3)偶校验编码的输出码字; (4)“1”差分编码的输出码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