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军事理论课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1.0 分 A、

游击战争 B、

农民起义 C、

人民战争 D、

武装斗争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中国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是()。1.0 分 A、 鬼谷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孙子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中国的海洋疆域中,哪个海是中国的内海?()1.0 分 A、 东海 B、 黄海 C、 渤海 D、 南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唯心主义对战争起源问题的观点不包括()。1.0 分 A、

心理决定战争论 B、

自然主义战争论 C、

宗教战争论 D、

资源战争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海湾战争给中国国防建设的启示是()。1.0 分 A、

注意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的控制

B、

加强对作战理论的研究,提高战略决策指导能力 C、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但是过程曲折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三伐高丽”的是历史上哪一位皇帝?()1.0 分 A、 汉武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明高宗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包括()。1.0 分 A、

探索试验阶段 B、

以战略应用为主的实用型阶段 C、

应用范围扩大阶段 D、

实战操作演练阶段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美国发送对伊拉克的战争是在()。1.0 分 A、 2000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5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变法图强,改革军制;奖赏军功,百家论兵。”这指的是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国防?()1.0 分 A、

先秦时期 B、

明朝时期 C、

元朝时期 D、

清朝时期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0信息获取技术不包括()。1.0 分 A、

可见光获取技术 B、

红外信息获取技术 C、

多光谱信息获取技术 D、

生化信息获取技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核武器爆炸后所产生的杀伤破坏因素不包括()。1.0 分 A、 光辐射 B、 冲击波 C、

病毒性感染 D、

核电磁辐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2《九变篇》指出克服将帅之“五危”,指的是()。1.0 分 A、

死拼、易怒、好冲、好名、不攻 B、

怕死、易怒、贪婪、好名、保皇 C、

死拼、怕死、易怒、好名、保民 D、

好冲、易怒、贪婪、死拼、好名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3利用地形、地物、暗夜和能见度不良的气候等自然条件,隐蔽或降低目标暴露特征的伪装技术是()。1.0 分 A、

迷彩伪装技术 B、

人工障碍伪装技术 C、

假目标伪装技术 D、

天然伪装技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人员非致命武器?()1.0 分 A、

声波武器 B、

情绪控制武器 C、

基因武器 D、 光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5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的特点不包括()。1.0 分 A、

突袭快速 B、

大范围大规模的无后方骑兵征战 C、

军民军政合一 D、

出奇制胜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6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不包括()。1.0 分 A、 方式多 B、 距离远 C、 容量大 D、 成本低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7关于世界各国常备军的发展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0 分 A、

适当增加军队员额,协调发展各种兵种。 B、

保持国防投入持续增长,确保战争能力的增强。 C、

加速高科技研究,努力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 D、

注重后备力量建设,积蓄战争潜力。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18侦察的工作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个环节?()1.0 分 A、

获取信息

B、

传递信息 C、

接收信息 D、

干扰信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9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方法是()。0.0 分 A、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B、

不打无准备之仗、无把握之仗 C、

慎重初战,实行有利决战 D、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20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朝代?()1.0 分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1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是以()为核心,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安全保密、信息对抗等功能的军事信息系统。1.0 分 A、

信息获取技术 B、

信息传递技术 C、

信息处理技术 D、

计算机网络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2军事高技术的领域不包括()。1.0 分 A、

信息技术 B、

新材料技术 C、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