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

专题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仅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就能维持血浆pH的稳定 C. 机体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D. 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就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答案】C

2.据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 组织液中的C0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

C. 如果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加大,会导致组织液回渗增强 D. 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答案】C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于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故其内环境就是血浆和组织液,A项正确;组织液中pH的调节,主要靠体内的缓冲对进行,如NaHCO3/H2CO3等,故C02可以参与pH的条件,B项正确;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组织液回渗减弱,C项错误;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增多,即组织水肿,D项正确。

3.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A. 内环境稳态可以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物质的供应及适宜的环境

B. 若机体出现组织水肿,则可能是血浆渗透压减小或组织液渗透压增大造成的 C. 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 肺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且肺泡壁细胞中的氧气浓度小于组织液的 【答案】D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占1/3 C. 红细胞、淋巴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淋巴、组织液 D.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约占1/3、细胞内液占2/3,B正确;红细胞、淋巴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淋巴、组织液,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外液

B.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桨PH显著下降,稳态被破坏 C. 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 D.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D

【解析】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液,A错误;用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桨PH显著下降,B错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达到动态平衡,C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 6.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选项不会使②中液体增加的是

2

A. 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 B.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下肢淋巴管内 C. 慢性肾炎病人长期出现尿蛋白 D. 摄人氮量较多的健康成年男子 【答案】D

7.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HCl和NaOH溶液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 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 C. 从加入HCl或NaOH溶液后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

D. 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滴数为纵轴 【答案】D

【解析】HCl和NaOH溶液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A正确。为了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扰,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B正确。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加入HCl或NaOH溶液后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C正确。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D错误。

8.下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