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加快全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迫切需要,把我市职业教育做强、做优、做出品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35所(公办学校13所、民办学校22所),其中有2所国家示范校、3所国家示范校立项建设学校、7所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在校学生9.26万人(全日制学生4.83万人、成人在职学生4.43万人)。另有技工学校1所,全日制在校生0.93万人。校园面积393.92万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达42.5平方米;校舍面积106.83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达11.5平方米;设备价值28209.96万元,生均设备价值达3046元;图书206.52万册,生均图书册数达22册。
我市有一所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5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200多人,设有10个二级学院、58个专业。2009年成为全国首批、全区首家国家示范性院校;2010年以来学院连续四年录取高考生的分数线超过“三本”线,为全区同类院校之最;2012年综合办学指标评价在全区高职院校中列首位。
另外,属于“二本”的XX学院,现有在校生13000多人,校园面积近1300亩,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下设11个二级学院,设有本、专科专业59个。2013年,XX学院入选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试点高校。
在2011—2014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和2011—2013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我市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数和获奖总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区之首。有2人在2012、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实现广西多年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年培养毕业生近2万人,就业率在96%以上。
二、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做法
我市实施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通过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富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职教园区建设、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等七大工程,加快了全市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
(一)推进资源整合,理顺管理体制
一是整合优化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首府职教园区。2008年后,陆续完成了市一职校与邕宁职校合并,市四职校与市八职校、市第二师范学校合并,市卫生学校与市第二卫生学校合并,XX技校与一轻技校、医药技校、民族技校、二轻技校和财经学校合并为高级技工学校。2009年,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东部、南部和西部分别建设了五合、五象和相思湖三大职业教育园区,规划有14所中高职院校进驻,占地面积达7838.01亩,办学规模达14.63万人,目前在校学生4.57万人。
二是完善市级统筹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将各部门管理的学校统一纳入全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在校长和师资培训上由市教育局统一规划实施;在招生计划上由市教育局统一下达;在学生资助工作上由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职教发展
完善多渠道筹措经费投入机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15%;市、县人民政府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的教育资金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协调金融机构贷款支持职业学校建设。2011、2012、2013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总投入分别为5.83亿元、7.18亿元、7.59亿元,其中基建、设备投入分别为1.55亿元、3.32亿元、1.55亿元。
(三)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技能培养
一是狠抓课堂教学质量。从2012年起,每年均举办2期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学观摩交流活动,约500人参加。通过专家点评、互动交流等方式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二是制定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完善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为核心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以评促教。
三是强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比赛,形成贯穿全年、成规模、分层次的专业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技能演示及作品展示活动。
(四)促进校企合作,侧重实用培养
2011年,印发了《职业教育走进现代企业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如组织中职学校教师参观考察富士康,钦州、北海、防城港的大型企业、港口等,努力探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中职学校与富士康、南南铝等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举办“富士康班”“南南铝班”“华南城班”“玉柴班”等冠名班,无缝对接技能型人才,每年中职学校向富士康推荐学生都不少于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