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案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案

件www.5y

kj.com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2)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3)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难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陷入了低潮,国际社会主义再次走向高潮的伟大开端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爆发,过程又是怎样的,又有何意义,这就是本课所探讨的问题。 新课讲授: 一、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分析归纳一下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 在分析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时,教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客观方面,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但同时又是最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战”使得它各种矛盾激化,人民群众无法生存,故而发动武装起义。主观方面,

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熟。 客观历史条件:

、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师要明确指出:这是俄国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政治上沙皇专制、贵族特权依然没有废除,经济上贵族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获得自由的农民依然一贫如洗,所以俄国国内市场依然十分的狭小,这些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俄国在19世纪末20实际初处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环节的原因。

(2)、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国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

2、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第二段内容,分析一战对俄国各方面的影响。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从国际范围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无产阶级有可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