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与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的家长沟通

第八章

与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的家长沟通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提高幼儿的个性化教育水平是现代幼教倡导的先进理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可以说,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儿童的教育与发展不但是幼教专业水平的体现,还是现代教育文明程度乃至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同时,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进行教育单靠教师的“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家园合作共育非常关键。因此,教师掌握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及其家长的特点,对他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与沟通策略,是促进这类幼儿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

一、与肥胖儿的家长沟通

体检结果出来了,党老师班里出现两个超重儿和一个轻度肥胖儿。党老师约了这三个孩子的家长,与他们沟通肥胖的危害以及治疗肥胖症的方法。家长听了,不认为肥胖是个问题。一个奶奶说孩子长大以后就变瘦了,现在胖点结实。说到限制孩子饮食,一个爷爷赶快说不要限制自己的孙子吃东西,孩子喜欢吃就让他吃,在幼儿园要让他多吃饭。党老师发现与爷爷奶奶沟通很费劲,跟他们讲了很多道理,可是他们听不进去。那么,怎样说服老人配合教师应对孩子的超重问题呢?

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

(一)了解肥胖儿的基本特点

目前,儿童肥胖症是世界范围内最受瞩目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儿童肥胖症不但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它不但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先驱\,还会导致孩子自卑、退缩、智力降低、学业不良、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低等问题。

但是,儿童肥胖问题并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在老人的传统观念里,孩子胖点是健康、有福、可爱、结实的表现,甚至是家庭生活条件好的象征,意识不到儿童肥胖的潜在危害。当家长存在认识误区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幼儿教师作为儿童健康成长的把关人,就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根据肥胖儿及其家长的特点,幼儿教师与这类家长沟通的重点是帮助他们认识到肥胖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并向他们推荐科学的养育方法。 1.采取沟通对象逐层推进的方式

幼儿教师的沟通对象——家长具有网络结构特点,即以孩子为中心,然后根据家庭关系的远近,首先涉及爸爸妈妈这一层次,然后涉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一层次,最外围涉及保姆和亲戚朋友这一层次。每一层次都可以作为沟通的突破口,而且因为各个层次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形成

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

利益的共同体,所以每一层次的沟通信息都会相互分享。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多层次的。教师可以采取沟通对象逐层推进的方式:如果感觉老人的沟通工作难做,就与年轻的父母沟通;如果与父母沟通不畅,就直接教育孩子,发挥“以小带大”的作用,通过孩子的言行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并在幼儿园对孩子实行科学保教,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2.阐述观念以案例为主,不要让家长感觉危言耸听 对于年轻的、有文化的父母,教师把宣教资料发给他们即可,以便他们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不方便阅读的老人来说,教师需要寻找案例资料,用实例、故事、他人的教训帮助老人更新观念,以免让他们觉得教师在危言耸听。

3.从膳食平衡的角度指导家长学会科学养育孩子 面对某些家长对肥胖的危害不以为然的情况,教师从膳食平衡的角度来提醒他们科学养育孩子,可能更容易被他们接受。肥胖儿童在饮食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晚餐吃得丰盛、进餐速度快、饮料喝得多、零食和荤菜吃得多、蔬菜和豆制品吃得少,等等。教师可以针对孩子平时在园挑食、偏食的情况提醒家长指导孩子细嚼慢咽、膳食平衡。

为了敦促家长为肥胖儿童选择健康食材,教师可以制作一张“信号灯食品卡’’,帮助家长时时自查,为孩子多选择绿灯食品,少让孩子吃黄灯食品,尽量不让他们吃红灯食品。

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

◎绿灯食品:牛奶、豆腐、豆浆、瘦肉、肝、鱼、虾、鸡蛋、白菜、芹菜、油菜、菠菜、菜花、萝卜、豆角、黄瓜、冬瓜、番茄、豆芽、蘑菇、蒜苗、韭菜、生菜、茄子、苹果、梨等。

◎黄灯食品:米饭、馒头、大饼、面条、玉米、馅类食品、香蕉、葡萄、橘子等。

◎红灯食品:糖、巧克力、甜饮料、甜点心、白薯、肥肉、黄油、快餐食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

4.指导家长带领孩子做适当运动和家务活动

肥胖的孩子不但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存在看电视多、运动少、被动等待多、自己动手少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幼儿园要特别指导肥胖儿童的户外体育运动,并提醒家长回家后敦促孩子练习一些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骑车、跳绳、拍球、游泳等。每次运动20~30分钟,鼓励孩子坚持每天锻炼。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让孩子多锻炼身体,比如,短途尽量以步代车;上下楼梯让孩子自己爬;在家里减少包办代替,鼓励孩子做些简单的家务,如收拾玩具、端水、端饭、浇花、拎物、扫地、擦地、擦桌子等。

二、与龋齿儿的家长沟通

幼儿园的保健大夫查出彬彬有一颗龋齿,蔡老师把龋齿矫治单交给彬彬的妈妈,妈妈签了字,同意配合大夫矫治孩子的龋齿。但是第二天早晨,彬彬的妈妈把签字单要走了,

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

又不同意给孩子治牙了。她说昨天与其他家长聊了聊后认为:如果孩子不觉得牙疼,现在就没必要矫治,孩子6岁以 后就该换牙了。蔡老师跟.彬彬的妈妈谈了矫治龋齿的必要性,没想到彬彬妈妈反问了一句:“蔡老师,是不是彬彬不治牙就影响班级的龋齿矫治率,你会被扣奖金?’’蔡老师赶紧解释:“不是扣不扣奖金的问题,我们主要是担心孩子的牙齿健康。”彬彬的妈妈说:“那就好,我可以跟你们园长解释,这不是你们老师的原因,是我们家长自己不愿意治疗,与班上老师没有关系。”蔡老师没再说话,因为她不知道该怎样再跟家长交流。 (一)了解龋齿儿的基本特点

洁白整齐的牙齿是人的第二张脸,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但是,当儿童乳牙患了龋齿时,很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掉,不必去矫治。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因为乳牙患龋,会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进而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还会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养成偏侧咀嚼的习惯,使颌骨发育不对称,影响面部美观。如 果不加以治疗,还可能发展为牙髓炎、根尖炎,影响恒牙胚的发育。所以,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长大了要换牙,就忽视了孩子幼儿期的口腔健康。目前,我国婴幼儿的龋齿患病率还在逐年升高,这与孩子的不良饮食与卫生习惯固然有直接关系,但也是与家长对乳牙龋齿矫治的认识不到位分不开

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