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8届浙江高考地理选考1专题检测(13份) 人教课标版12

专题检测(九)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域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山地地形 ④沿岸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土壤 C.地形 D.降水

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山脉分布和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山脉P的形成原因是( )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 D.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4.关于图中气温等距平线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示季节为夏季 ②图示季节为冬季 ③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海洋性由强变弱 ④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大陆性由强变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分布图(甲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乙图),完成第5~6题。

甲图

乙图

5.如果在甲图中“”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带,该带最恰当的名称是( ) A.水稻种植带 B.热带经济作物带 C.园艺带 D.大豆带

6.乙图所示农业活动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 ) A.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B.乳畜带 C.棉花带 D.混合农业带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8.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读图,完成第9~10题。

9.关于江苏省经济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10.关于江苏省经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 B.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积极发展第一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

D.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

中俄石油管道从东西伯利亚的斯科沃罗季诺一直延伸到中国东北部的大庆。读下图,完成第11~12题。

11.比较“斯科沃罗季诺—大庆”石油管道与中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线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条线路输气终点均为能源紧缺地区 B.两条线路沿线均为季风气候区

C.两条线路投资都很大,运输连续性都很强 D.两条线路建设均不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12.中国国家领导人曾表示:“中俄能源合作自此进入新阶段。”下列说法中对其认识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②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③改变我国能源消费以燃煤为主的历史 ④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下图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部门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增加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