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化学12月月考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第I卷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风能、生物质能、沼气是可再生能源 B.“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做环境的消毒剂从而预防流感
C.已知水热反应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技术.则水热反应可以降低自然界中碳的含量
D.己知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则PM2.5 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
2.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g,一个C原子的质量是b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教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② m 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12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mol ④ a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 ⑤cg 该硫原子所含质子数为4bcNA/3a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3.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间的递变规律,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SiH4>CH4,所以Ⅴ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PH3>NH3 B.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HF>H2O,所以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HCl>H2S C.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F>Cl,所以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酸性:HF<HCl
D.镁比铝活泼,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所以工业上也用电解熔融氧化镁制镁 4.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高正价为+7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
B.元素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 的强 C.X与Y形成的原子晶体X3Y4的熔点可能比金刚石高
D.X与W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5.控制适当的条件,将反应2Fe+2I
3+-
2Fe+I2设计成如图
2+
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电极反应为2I+2e== I2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电流表指针为零时,两池溶液颜色相同
D.平衡时甲中溶入FeCl2固体后,乙池的石墨电极为正极 6.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 C.电池内部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D.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硝酸溶液
7.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和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和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甲>乙>丁 B.原子半径:辛>己>戊
C.丙和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2
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
B.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则2 g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22 kJ的热量
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反应ΔH相同 9.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 + O2 = 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 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
-
-
+
-1
-1
-1
+
-
+
-
-
10. 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与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差。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
A. +412kJ/mol B. -412kJ/mol C. +236kJ/mol D. -236kJ/mol 11.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其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CeO2为H2O、CO2转变为H2、CO的催化剂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1molCeO2参加反应,共生成2x mol的气体
D.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O3+2H2O 12.工业上可利用下图所示电解装置吸收和转化SO2(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接电源的正极 B.A极区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C.本装置中使用的是阴离子交换膜
D.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 == SO4+4H
13.500 mL Na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3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1.12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溶液中c(Na+)=0.2 mol·L B.电解后溶液中c(H)=0.2 mol·L C.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4 mol电子 D.电解后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
-1
-1
-
+
-
2-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