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 气压助力式操纵机构:结构较复杂,质量也很大。
第 15 章 变速器与分动器
17. 名词术语:三轴式变速器、两轴式变速器、同步器、直接档、超速档、组合式变速器
1) 三轴式变速器:由中间轴以及同一轴线上与中间轴平行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组成的变速器。 2) 两轴式变速器:只依靠相互平行的输入和输出轴完成动力传递的变速器。
3) 同步器:利用摩擦原理使接合套与对应接合齿圈的圆周速度迅速达到并保持一致,以及阻止两
者在达到同步之前就结合的结构。
4) 直接挡:动力从第一轴直接传给第二轴的挡位。 5) 超速挡:传动比小于1的挡位。
6) 组合式变速器:以4挡或5挡变速器为主体,可通过更换齿轮副和配置不同副变速器的方法,
使变速器获得更多的挡数和更宽广的传动比范围的变速器
18. 变速器常用的换挡方式有哪几种?
1) 直齿滑动齿轮换挡、接合套换挡和同步器换挡。
19. 简述目前在乘用车(轿车)中使用的变速器的类型,各有何优缺点。
1) 按传动比分: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三种。 i. 有级式:它采用齿轮传动,具有若干个定值传动比。 ii. 无级式:它的传动比在一定范围内可按无限多级变化。常见有电力式和液力式。 iii. 综合式:其传动比可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几个间断范围内无级变化。常见为液力机械式变
速器。
2) 按操纵方式分:手动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和半自动操纵式。 i. 手动操纵式:依靠驾驶人用手操纵变速杆换挡。 ii. 自动操纵式:变速器的传动比选择是自动进行的。 iii. 半自动操纵式:常用档位自动换挡,其余由驾驶人操纵。
20. 三轴式、两轴式变速器的机构特点、零件名称及其换挡过程和各档传动比计算。
1) 两轴式变速器:两轴式变速器的动力传递主要依靠两根平行的的轴(输入轴和输出轴)完成。此外还有一根比较短的倒挡轴帮助实现倒退行驶。(结构简单、紧凑,容易布置,但是没有直接挡。)
2) 三轴式变速器:三轴式变速器主要有三根轴,第一轴(输入轴)中间轴和第二轴(输出轴)。
第一轴和第二轴在同一轴线上,并且与中间轴平行。此外还有一根倒挡轴。(机械效率低,噪声大,但直接挡机械效率最高。)
21. 熟悉下图中变速操纵机构的零部件名称;变速器自锁、互锁、倒档锁设置的原因及其实
现过程。
1) 为防止变速器自动脱挡,并保证齿轮以全齿宽啮合,应在其操纵机构中设置自锁装置。当任意
一根拨叉轴连同拨叉一起轴向移动到空挡或某一工作挡位的位置时,必有一个凹槽正好对准该拨叉的自锁钢球。钢球在弹簧压力下嵌入该凹槽内,拨叉轴的轴向位置即被固定,从而拨叉连同滑动齿轮也被固定在空挡或工作挡位置上,不能自行脱出。
2) 为了防止变速器同时换入两个挡位,必须在操纵机构中设置互锁装置。 3) 为防止误换倒挡,在操纵机构中应设置倒挡锁装置。
叉形拨杆
变速杆 换挡轴 拨叉轴 拨块 自锁弹簧 自锁钢球
互锁柱销
拨叉
1-5、6挡拨叉;2-3、4挡拨叉;3-1、2挡拨块;4-5、6挡拨块;5-1、2挡拨块叉;6-倒挡拨块; 7-5、6挡拨叉轴;8-3、4挡拨叉轴;9-1、2挡拨叉轴;10-倒挡拨叉轴;11-换档轴;12-变速杆; 13-叉形拨杆;14-倒挡拨块;15-自锁弹簧;16-自锁钢球;17-互锁柱销
22. 以下图为例,当无同步器时,熟悉变速器从四挡换五挡或五挡换四挡的换挡过程中各零
件的速度大小关系及其变化过程,及由此造成的同步时间无法掌控及打齿问题,加深
对同步器功用的认识。
23. 熟悉下图锁环式惯性同步器中各部件的名称及其结构特征,熟悉同步过程及其同步原理。
1) 同步过程:换挡时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接合套刚退到空挡时,接合齿圈和接合套都在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