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O世纪7O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如,全球气候变暖、天气干旱、土地沙漠化等,其后果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因此,经济发达和农产品相对过剩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注重从追求农业增产转向环境保护,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O世纪8O年代以来,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理念在全球迅速传播,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付诸实践。“可持续农业是指在保证当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减少对资源与环境的损耗与破坏,为未来农业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以确保后代人拥有公平的发展机会。”【1】农业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正处于经济发展关键点上,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无后顾之忧的进行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经济建设,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然而,尽管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在很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耕地面积锐减并且质量下降

耕地是农业发展不可替代的载体。我国耕地总量较多,居世界第4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排在世界第126位以后。特别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面积锐减。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控制,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每年的耕地数量都呈下降趋势。“人增地减”已成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在土地面积快速减少的同时,质量也在大幅下降。我国长期形成的注重使用有机肥料、精耕细作及轮耕轮作等传统耕作技术优势正随着化肥、除草剂等现代技术的大量应用而逐渐削弱和消失。由于土壤中有机肥的减少和化肥的增多,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迅速下降,土壤肥力降低。

2、农业科技含量低

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悖,仍然是以高消耗、低效率、环境污染的方式为主,其农业技术含量不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使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破坏。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系不完善,难以提供成果供给、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并形成农业经济竞争力所需的科技支持,科技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难以充分发挥。”【2】

3、农业资源为充分利用

农业的发展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发展。比如适应气候,地形及人文因素,我国农业可以分为西北地区的畜牧业,中部地区的种植农业以及沿海观光农业等等。但仍有许多地方因为科技水平及对市场,资源认识不足而导致农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造成浪费。

农业可以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原始的病延续至今的改造。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了不协调。自然辩证法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探讨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途径。要解决这一些列的问题我们必须依据自然辩证法的指导行事。概括起来可以有一下三点。

1、保护耕地资源,缓和人地矛盾

发展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一部分农村土地被占用是不可避免的。但现实中存在很多土地闲置、浪费的现象,如,土地“只圈不开”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但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保护耕地资源迫在眉睫。因此,“非农用地的审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必须形成耕地保护的制度化、法律化”【3】。另一方面,生产生活用地必须要遵守节约的原则。否则,国人的吃饭问题就会面临严峻的威胁。

2、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升,离不开农业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4】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科技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常新以使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及农业资源利用率的关键。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我国地大物博,全国各地都有自己在自然,人文上的特色。在发展可持续农业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地特有的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拿海南来说,“海南是中国唯一地处热带的海岛省份,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热带农业,保存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5】。发展海南热带观光特色农业可以说很好的实践了因地制宜的理论,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0年前马克思指出:“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6】。农业的发展也是这样,毫无规划,只顾眼前利益的农业发展是不能持久的。要想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遵从自然辩证法的指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顺应自然,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