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 专点2

考点2 真、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及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真、原核细胞类型的判断

特别提醒 (1)都具有细胞膜、核糖体、DNA和RNA,并且遗传物质都是DNA。 (2)真核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而原核细胞进行二分裂。 (3)原核细胞中DNA未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只有基因突变一种可遗传变异类型。

(4)原核生物蓝藻虽无线粒体和叶绿体,但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5)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有关细胞膜的成分、结构与功能关系

(1)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来体现,而功能特性为选择透过性,其物质基础主要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3)信息交流主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4)细胞膜的组分并不是不可变: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中糖蛋白含量下降。 (5)糖蛋白和糖脂一般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3.“9”个角度汇总细胞结构

(1)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相关的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囊泡、细胞膜和细胞核。

(2)产生ATP的细胞结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3)既可产生水又可消耗水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4)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5)含DNA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质粒。

(6)含RNA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质基质。 (7)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8)与细胞分裂相关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9)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染色体。

4.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

(1)核糖体只是分泌蛋白肽链的合成场所,肽链需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与包装才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也只有分泌到细胞外才行使一定的功能。

(2)核糖体、中心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生物特有的结构体系,原核生物有生物膜(细胞膜),无生物膜系统。

(3)在上述过程中回答相关结构时要看准所问的是“相关”还是“直接相关”,是“细胞器”“细胞结构”还是“具膜结构”。

(4)除外分泌蛋白外,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蛋白也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转移至细胞膜上,如载体和受体等。

(5)外分泌蛋白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并未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并且该过程中穿过“0”层膜。 5.判断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方法归纳

(1)若物质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则一定是主动运输;反之,则不能判断。 (2)抓住关键点,区分“跨膜运输”与“胞吞和胞吐”:①跨膜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动力来自物质浓度差或ATP供能,其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②胞吞和胞吐是借助膜的融合完成,其动力来自ATP供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