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学习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

SDFD-07B-01

1 管理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下属发电单位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程序,明确职责权限,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科学地进行检修决策,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防止设备“过修”或“欠修” ,降低检修成本,提高设备可用性,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神东电力公司下属发电单位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工作。 3 执行程序与管理规范 3.1 设备点检管理

3.1.1 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

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业务流程和定点检要求。

3.1.1.1 定点:科学地分析以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明确点检部位,同时确定各部位检查的项目和内容。

3.1.1.2 定标准:按照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流量、间隙、电流、电压等)的正常工作范围。 3.1.1.3 定人:按区域、设备、人员素质要求,明确设备的点检员。 3.1.1.4 定周期: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点检周期进行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3.1.1.5 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

用“五感”(视、听、触、味、嗅)或用仪器、工具进行。

3.1.1.6 定量:采用诊断技术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 3.1.1.7 定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工作程序,包括点检结果处理程序。 3.1.1.8 定点检要求:做到定点记录、定标处理、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统总结。 3.1.2 设备点检分工原则

3.1.2.1 一般按锅炉、汽机、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热控、化学、除灰、燃料、脱硫脱硝等专业划分。

3.1.2.2 一个专业里各点检员的分工一般按设备或系统原理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即一个点检员主要负责原理相同或相近的一类设备,这样有利于专业化点检。 3.1.2.3 技术监督中涉及的检查、测试、分析、总结等工作应是点检工作的内容,点检人员应熟悉和掌握。 3.1.3 点检人员的配置

每专业设专职点检长1名,点检员原则上按照每台机组主专业(135MW及以上机组)配置不得少于1名。 3.1.4 点检人员的职责:

3.1.4.1 专业点检员是设备的唯一主人,负责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负责设备的专业点检、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精度和性能测试以及制定消缺、检修、改造项目的内容、措施、计划、材料、工时、费用等,监督实施并验收,成为设备管理真正的责任主体。

3.1.4.2日常点检(巡检)由运行人员与检修维护负责。 3.2 定修管理

3.2.1 设备定修管理策略

从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检修成本、电能质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将系统和设备分成A、B、C三类,针对不同类别的设备,采取不同的检修策略。

3.2.1.1 A类设备

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网、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应采用预防性检修为主的检修方式,结合点检结果,制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并严格执行; 3.2.1.2 B类设备

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时,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安全性、可用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以及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制造周期比较长的设备,应采用预防性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应根据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 3.2.1.3 C类设备

是指在A、B类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以事后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 3.2.1.4 对于A类设备实行点检优先、检修计划优先、定期维护工作优先、维修资源优先、故障管理优先原则。

3.2.2 设备定修计划应在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编制,内容应包括项目、工期、费用、工时、材料等。

3.2.3 各级设备点检人员应做好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提高定修计划的准确性。 3.2.4 在具体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时还应考虑:制造厂技术文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