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转变“市民”进程中现代化意识调研——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为例毕业论文

“失地农民”转变“市民”进程中现代化意识调研

——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为例

中文摘要: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城区——包河区为例,通过调查了解城市边缘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其思想意识现状,从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科技、法律意识和对政府认同程度、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探讨市民化后失地农民现代化意识走向、成因以及影响因素,对新形势下失地农民意识现代化演进进行实践调查和理性思考。

城市边缘失地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而是一种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市民化后的农民意识现代化问题研究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方面的重要内容。结合我省市民化后的农民意识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将会给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遗留问题、“三农问题”等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失地农民;市民化;现代化意识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不断从土地上剥离出来才是乡土中国现代化的惟一出路。当我们把实现小康的希望放在城市化的道路上时,城市化、工业化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掀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篇章。大部分农民逐渐失去土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5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1]。2002—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965年为18.2%,1995年为30.3%,2006年达到了43.9%,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57706万,城市化水平比1965年提高25.7个百分点[2]。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是全市农村面积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的城区。城区面积只有14平方公里,不到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全区90个行政村、居委会中,城区居委会只有18个。从2005年2月至2006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包河花园、大墙、观音庙、义兴、院塘、孙岗、周冲7个村先后进行了“村改居”,涉及农户5000余户,这些农民告别了昔日的农家院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2008年,又有骆岗、官塘、陆集、高王、施河等5个社居委正式挂牌,又有万余名村民变身新市民。包河苑小区和滨湖家园是目前包河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回迁安置的两个主要居民点。我们以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入户调查了包河苑小区和滨湖家园共154户居民,其中包河苑66户,滨湖家园88户,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从事不同工作、不同政治面貌的失地农民,共得到有效问卷152份,其中无效问卷2份,有效率达98.7%。因此,调查结果是具有说服力和参考价值的。

表1 调查对象年龄分层

年龄分段 青年(18-30) 壮年(31-45) 中年(46-60) 老年(60以上)

人数(人)

41 49 32.24% 31 20.39% 29 19.08% 百分比(%) 26.97% 表2 调查对象学历分层

学历状况 人数(人) 不识字 17 小学 25 16.45% 初中 21 46.71% 高中 33 21.71% 大专 3 1.97% 本科及以上 2 1.32% 百分比(%) 11.98%

问卷包括37个选择问题和一个问答题,以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科技、法律意识和对政府认同程度、可持续发展观念等为主要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农民意识现状以及意识演进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改变并提升农民传统思维,增强农民的现代化意识和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并对当前城市化进程遗留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关制度设计和意见建议。

一、几个基本研究概念的界定 1、现代化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雷迅马(Michael E. Latham)提出现代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特征就是集团性与历史性,它是某个组织或者群体的在某个时代思想与主张的表达[3]。

2、意识

按照哲学的基本定义,意识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具体事物的存在、运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是每个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体性质和能力。就本文而言,主要是指一种思想状态和观念。

3、“失地农民”转变“市民”进程

“社会融入”是移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国际移民理论认为,由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文化差异,移民往往会出现一种“非整合”现象,移民在迁入后一般表现为马赛克般的群体分割、文化多元主义和远离主体社会三种生存状态。可以说“失地农民”转变“市民”进程就是这样一个重新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涉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各方面的转变和重新适应[4]。

失地农民融入市民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一个由乡村社会、乡村文明逐步转变为现代城市和城市文明的过程。国际经验表明,在农村人口向城

市转移的过程中,只有推进农民向市民社会的融入,使其能够实际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增益,普遍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公共福利,才能改变农民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5]。

4、基于本文研究基础上的“现代化意识”

现代化的主体是人,那么,失地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应是从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市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意识、态度和观念必将经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或与旧有思想观点的激烈碰撞,他们原有的文明素质和行为习惯也将会产生变革或者改变。通常认为,人的现代化是人的主体意识强化过程。就本文而言,我们针对所研究对象的现代化意识,主要选择了6个观测点,主要是指失地农民在转变市民过程,他们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科技、法律意识和对政府认同程度、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产生的变化以及与现代化的水平差异。主要立足考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生活习惯以及渗透在社会意识中的政治观念、经济观念和法律道德观念等内容的现代化变化趋势。

图1 本文所研究的现代化意识基本内涵

从微观层面,所谓的失地农民转变市民过程所应具备的现代化意识,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因城市化建设失去土地后,向市民转变的进程中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学习并获得市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一个城市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从宏观层面来看,市民化后的农民现代化意识是农民群体适应城市、实现向市民群体的角色转型;从个人层面来看,农民将实现自身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现代性转变。

二、国内外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现状 1、学术研究现有成果

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先后对农民意识问题的个别方面进行了研究。现有的研究认为,农民意识的现代化进程具有迂回反复的跳跃式前进的特殊性。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思想文化运动相比,中国农民意识的现代化,仍然包含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