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
第七章 经济周期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 1.经济周期的含义 (1)定义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景气和不景气交替的过程。17世纪末以来,人们就用经济周期一词反映商业的繁荣和萧条。
对于经济周期的定义,一般可以理解为:
①经济周期是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②经济周期不是局部经济的波动,而是总体经济的波动。 ③每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①繁荣阶段
此时生产量和贸易量扩大,收入增加,就业率较高;需求扩大,物价上涨;呈利率结构上升的形态;投资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
②衰退阶段
经济过了周期内的最高点,进入衰退阶段。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投资减少,价格水平下降。与此同时,在整个货币市场上到处都是更高的利率结构,这就进一步限制了经济的扩张。
③萧条阶段
当经济收缩超过萧条转折点时,就真正进入了萧条阶段。这一阶段与扩张时正好相反:生产量和贸易量缩减,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需求减少,商品价格跌落;利率结构下降;投资支出大为减少,企业生产能力萎缩。
④复苏阶段
谷底是经济收缩的顶点,过了这一点,经济又开始逐渐转好,进入复苏阶段。复苏阶段各项经济指标都开始好转并继续上升。当经济运行过了扩张转折点时,就又进入繁荣阶段。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图7-1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
经济周期各阶段如图7-1所示,经济周期虽然反复出现,但每一次经济周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其时间长短、范围大小、表现形式都不完全一致,具体由当时的经济背景决定。
2.经济周期的测量 (1)经济指示器
使用经济指示器的目的在于构成数据的时间序列,通过对这些时间序列的分析使经济系统的发展路径变得清晰,从而能够供分析部门和决策部门确定当时经济体系所处的状态。经济指示器只是表明经济状态,不能对这一状态作出解释。
①哈佛晴雨表
哈佛晴雨表又称为哈佛ABC曲线。这一指示器是由W·M·皮尔逊斯在1919年提出的,最初由5组时间序列组成。同一组的时间序列具有大致相同或同时发生的周期。由20个不同序列组成被用来设立这5个时间序列组。它们包罗了各方面的可唯一度量的经济单项指标。哈佛晴雨表中的所有序列组都解释了相似的周期模式。
②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指示器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设计的经济指示器在实质上与哈佛晴雨表大致相同。NBER提出了两种有影响的指示器,一种是领先、滞后和同步序列,一种是扩散指数。
a.领先、滞后和同步序列
最初,W·C·米切尔和F·伯恩斯选定71个时间序列作为经济周期运动的统计指标,把这些序列根据其相对于参照量的平均超前或滞后量进行排序,从而描述出一次经济周期运动的图像。G·H·穆尔在1950年研究了801个美国月度和季度时间序列,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和时间选择检验将经济指示器的时间序列数目减少到21个。
b.扩散指数
扩散指数(diffusion index)由伯恩斯和穆尔于1954年提出。这一指数所要表明的思想是:在任何时点,一个特定集合中的一些序列会向上运动,而其余的序列则向下运动。
领先、滞后和同步时间序列如果被用来进行经济状态的预测,也受到和哈佛晴雨表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