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
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等专业本科阶段必考的一门专业课。尽管它是本科阶段的一门课程,从它的内容设置、考试难度情况看,它仍是一门基础性质的课程。从内容设置来看,无论是原来的教材,还是2010年新改版的教材,其介绍的都是金融学的各种基本原理、基础性知识点及其应用;从考试难度看,历年考试中出现的考题都不难,跨章节的考题也很少,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章的框架和主要知识点。
二、教材的选用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该书由贾玉革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10年第1版)。这本教材是2010年第一次改版、2011年考试第一次使用。、
从此次改版的变化来看,无论是章节体系,还是各章具体内容,变化都是非常巨大的。由于教材变化非常大,与2010年的考试相比,2011年甚至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考试。此次改版的主要变化如下:
? 从章节体系看,新增六章:“汇率与汇率制度”(4)、“金融市场概述”(5)、“货币市场”
(6)、“资本市场”(7)、“金融衍生工具市场”(8)、“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11)
? 删除六章:“信托与租赁”(6)、“保险”(7)、“金融市场运行”(8)、“证券市场投融资业
务与风险管理”(9)、“对外金融关系”(10)、“通货膨胀”(12)
? 明确调整2章:原来的第11章“货币供求与均衡”扩充为两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12)、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13),原来的第2章“信用和融资方式”调整为“信用”(2),内容有所删减。
? 从内容来看,尽管有新增的章节,也有删除的章节,但这些增减章节中的内容有重新组合的
部分(如原来教材中“保险”中的一部分原理介绍挪到了新教材的“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一章中),还有很多新增的部分,相比之下,与原教材重合的内容不少,但是,每一章中新增的内容更多,需要引起考生注意。
? 需要说明的是,在那些章节名称没有发生变化的章节中,其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第
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对原教材内容进行了简化和调整,删去了“国际货币”等内容,将原教材“货币的币值”的内容调整到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一节,并增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等内容。第三章“利息与利率”,增加了“利率的作用”一节,其他“节”也有很多增加的内容。
可以看出,此次的教材修订变化非常大,与原教材内容框架相比,理论体系更加鲜明,内容也更加丰富。对于所有考生来说,2011年的金融考试都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三、章节体系
本课程可分为四大部分: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包括前4章内容(1-4):货币、信用、利息和利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包括4章(5-8):金融市场概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工具市场。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金融机构体系相关知识,包括3章(9-11):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第四部分主介绍宏观货币政策,包括3章(12-14):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的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
考情分析
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
由于2010年《金融理论与实务》教材的章节框架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章的内容重新进行可整合,因此,按照各章统计历年考题、分值的做法并无太大意义。但是,从近几年来的《金融理论与实务》真题看,仍可以找到一条重要的规律:在历年真题中,各章的分值分布较为平均,偶有特殊年份某一章分值稍低,在第二年的考试中,也会稍微提高该章的分值。总体来看,各章的分值物明显差别和变化。
这种分值分布与《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性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门课程主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