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数学教案(修订版)-精选

小学数学第一册 总备 20 节

教学 内容 上下(位置) 新授 教 具 9 月 2日 第 一 周 星期二 笔 记 本 电 脑 第 一单元第1节 课 型 教 学 目 标 重 难 点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看看你的房间,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三、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四、课堂小结

.

小学数学第一册 总备 20 节

教学 内容 前 后 新授 教 具 9 月 8日 第 2 周 星期二 笔 记 本 电 脑 第 一单元第2 节 课 型 教 学 目 标 重 难 点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三、课堂小结

.

小学数学第一册 总备 20 节

教学 内容 左 右 新授 教 具 9 月 15日 第3 周 星期二 笔 记 本 电 脑 第 一单元第3 节 课 型 教 学 目 标 重 难 点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2、“左右”的相对性。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4、揭示课题 师: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2、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