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3徽派建筑中四合式的建筑形式大多是人少的家庭居住。 正确答案:×
1进大门后有天井,三开间均对天井的建筑组合模式是( ) A、简易三间 B、带院三间 C、明三间 D、暗三间 正确答案:C
1徽派建筑多依山临水,自然布局,借助山水自然形式,不强调一定的几何形式,更没有固定的模式。 正确答案:√
2徽州民居由于天井较窄,且为高墙深院,所采光线多为二次折射光,这种二次折射光很少天然眩光,光线柔和,给人们以静谧舒适的感觉。 正确答案:√
3徽派民居建筑一般施以浓漆重彩,在门楼、门罩、柱础、梁架、窗户、隔扇、栏板等部位配置各种精美的雕刻图案,形成浓墨重彩的建筑装饰风格。 正确答案:√
4砖雕风格粗犷朴素,刀刻手法以浮雕和浅透雕为多,这是( )代砖雕的风格特征。 A、宋 B、元 C、明 D、清
正确答案:D
5徽州木雕装饰中,花草、虫鱼云头及回纹变形的较多,民间风情浓厚。 正确答案:√
1古徽州人借鉴园林八景等构景手法,对村落的主要景点进行点题,为观赏风景创造出一种美好的意象,给人以诗画般的联想和感受,使村落景观更加生动,更具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
1在徽州,几乎所有古老的村庄的村口,都有着人工刻意营建的痕迹。 正确答案:√
1徽州人除选中好的水口位置外,往往在此植有很多树木,并建造桥、台、亭、塔等,以增加锁钥的气势,厄住水口,使“气”不得外泄,起到“藏风聚气”的作用。 正确答案:√
1风水中关于聚落选址的最佳格局是“面山、背水、向阳”。 正确答案:×
2传统环境学不仅作用于徽州村落的起源,在村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维护和改造上也影响甚大。 正确答案:√
1是否继承徽州建筑传统,主要看是否使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 正确答案:×
1对散落偏远山村不宜保存的徽州古建筑可以实行馆藏保护原则。 正确答案:cuo
1徽州地区内的一些大型公用建筑如体育馆,生产用的车间等应成为弘扬徽派建筑风格的典范。
正确答案:×
1徽派建筑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一)淡雅的外观(二)灵活的布局(三)奇巧的梁架(四)独特的采光(五)别致的山墙(六)精美的装饰
2风水观念对徽派建筑的环境营造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徽州许多古村落的选址、布局都是在风水先生的指点下进行的。村落以及房屋建筑不注重朝向,而是注重环境,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水口环境维持了村庄的良好生态环境。通过在风水理论指导下建成的水口环境,属于村落中的公共设施,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所以,徽州古村落至今仍有许多保存较好的水口环境。这种水口环境由于山、水、林木、建筑物共同构成了精美的组合,既有山林野趣,又富有园林意境,因此,被学术界誉称为“水口园林”。
3徽派传统建筑与徽派建筑传统的区别 正确答案:徽派传统建筑与徽派建筑传统是两个基本点完全不同的概念。徽派传统建筑是历史遗存的建筑实体,还有现代完全仿古(使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的新建建筑。徽派建筑传统则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全社会所共同遵守的。具体地说有型制、外观、色调、山墙、采光以及使用功能等,继承传统,并不一定注重于是否使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继承和弘扬徽派建筑的优良传统,以打造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风貌。徽派传统建筑现在已不可能再在全社会提倡。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徽派传统建筑的建设资金多,一般老百姓很难承受;其次,徽派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体,受木材资源的限制,除了少数文物古迹的修复外,普通老百姓无法建设;第三,徽派传统建筑的外墙用砖,多为空斗砖,现在已不大批量生产。在生活日益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徽派建筑在设计上进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创新的徽派建筑必须保持明显的传统外观和特色符号,使人们一眼就能够识别建筑的流派。
1、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徽州三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正确答案:√
2徽州具有悠久的雕刻传统,有文献记载的徽州工艺雕刻约始于唐代。 正确答案:√
3徽州最早的单体建筑石雕为明代祭堂石雕。 正确答案:√
4木雕在“三雕”中数量最多,遍布民居、祠堂等建筑物木结构的各个部位。 正确答案:√
5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的28根雕龙石柱,高5.98米,直径0.81米,垫以覆盆莲花宝座柱础,是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由徽州工匠雕刻而成。 正确答案:√
1徽州三雕艺术作品,和其他美术作品一样,多由作者独立创作而成。 正确答案:√
1三雕艺术有别于绘画艺术,重在以“刀”代笔,立足于一个“雕”字。 正确答案:√
1徽州砖雕的用料极为考究,是采用经特殊技艺烧制出的,掷地有声的水磨青砖。 正确答案:√
1徽州砖雕一般制作程序是修砖、上样、刻样、打坯、出细、磨光。 正确答案:√
2明中叶以后,木雕艺术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 正确答案:√
1作为徽派建筑重要文化元素之一的徽州三雕,除了视觉审美愉悦以外,在宣传儒家思想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儒家文化教化的一种符号。 正确答案:√
2徽州三雕中“百忍图”、“和为贵”、“将相和”、“群僚同乐”等体现的是儒家的中庸思想。 正确答案:√
3徽州三雕作品的内容与传统中国“重农轻商”的社会风气相一致。 正确答案:√
4徽州三雕作品在表现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时,采取的是深入浅出的表现方式,而不是说教,取材也都是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唱本、文学故事、神话故事、名人轶事。 正确答案:√
1什么是徽州三雕,广义和狭义各有怎样的理解?
正确答案: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木雕、石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广义上来讲,凡是砖、木、石三种质材的工艺雕刻都应该是徽州三雕所包含的内容,如属于石质的砚雕、碑雕等,属于木质的墨模、木板刻书等。狭义的“三雕”,只是指主要用于民居、祠堂、牌坊、庙宇、园林等建筑物的装饰雕刻。
2简单谈谈徽商与徽州三雕的关系
正确答案: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其时,一些徽商发财致富后,纷纷回故乡大兴土木,修词堂,建宅第,往往不惜重金。秀丽精美、清新淡雅的砖雕被广泛应用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三雕走向全国各地,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如江苏的扬州、金陵,浙江的杭州、金华,江西的景德镇等地,当年都是徽派建筑相对密集的城市。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工匠集团对中国建筑艺术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3徽州三雕是如何体现儒家文化思想的
正确答案:徽州三雕依附于建筑而存在,建筑与人朝夕相伴,作为徽派建筑重要文化元素之一的徽州三雕,除了视觉审美愉悦以外,在宣传儒家思想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儒家文化教化的一种符号。儒家思想中的读书入仕、忠孝节义、中庸和谐等特征在徽州被演绎成一个个故事,定格成一幅幅三雕图画。三雕作品在表现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时,采取的是深入浅出的表现方式,而不是说教,取材也都是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唱本、文学故事、神话故事、名人轶事中,手法含蓄,象征意味浓厚,所以也最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吸纳。徽州人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这样一种儒家思想的氛围之中,耳濡目染,每天都在进行精神陶冶浸淫。
1早期的徽派版画作品可见的有明弘治十年(1497)《詹氏宗谱》中的詹氏祖宗肖像等。 正确答案:√
2明代图版雕刻技艺十分精湛,尤以徽州最为著名,徽州又以虬村黄氏为代表。 正确答案:√
1徽派版画刻工是家庭手工业式的操作,父传子,兄传弟,子传孙,时代相传,专务此业,坚守家风,这点和徽州篆刻相同。 正确答案:√
2崇祯年间是徽州版画的鼎盛期,郑振铎称之为光芒万丈”的时代。 正确答案:√
3崇祯年间是徽州版画的鼎盛期,郑振铎称之为光芒万丈”的时代。 正确答案:√
1明代首创的木版彩色印刷,是技术上的新突破,是世界最早的彩色印刷品。 正确答案:√
1《程氏墨苑》成书早于《方氏墨谱》。
正确答案:√
1清嘉庆、道光以后,徽派版画无论在规模和技艺上都开始走下坡路。 正确答案:√
1中国传统版画是画家、刻工和印工通力合作的产物。 正确答案:√
1“线条粗壮,构图简略”是明万历以前大多数版画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简述徽派版画的历史
正确答案:早期徽州雕版印刷中有“图”有“文”的“图经”一类著作,应该属于最早的版画作品。唐代徽州有《新安图经》、《新安图》、《歙州图经》、《黟县邑图》等,早期的徽派版画作品可见的有明弘治十年(1497)《詹氏宗谱》中的詹 氏祖宗肖像等。明代图版雕刻技艺十分精湛,尤以徽州最为著名,徽州又以虬村黄氏为代表。万历年间是版画的鼎盛期,郑振铎称之为“光芒万丈”的时代。
2徽派版画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正确答案:1、线条:“线条粗壮,构图简略”是明万历以前大多数版画的基本特征。万历以后版画风格总体趋于工整、精致,有的以繁复取胜,其中徽派版画尤其突出,引领了时代风尚,代表了最高成就。 2、构图:万历以前版画构图多简单,主要原因是绘图工匠的技艺不精,有的是刻者、画者为一人,不具备绘画水平也勉强为之。徽派版画的画工多为著名画家,他们的参与使绘画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3、彩色版画虽然不能肯定是徽匠创制,但徽派彩色版画丰富和发展了表现技法,创作了不朽的传世经典作品,为中国版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明末清初以徽派版画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版画全盛时期。万历中期,徽派版画就在尝试彩印。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黄尚文撰文、程起龙绘图、黄应瑞刻版的《闺范》,用朱墨两色套印,这是徽派版画最早的彩印本。到了胡正言,彩色版画已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1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思想概念。 正确答案:√
1现存徽州碑刻以祁门县最多,黟县最少。 正确答案:√
1徽州地区立的祠规祖训,主要是以济“圣训”之不及,补“国法”之不足。 正确答案:√
1徽州在制定乡规民约时,一般都“公议演戏勒碑”。 正确答案:√
1在封建社会里,徽州人对修族谱非常重视,把它看做为人处事的立足之本,是彰祖宗之绩,传子孙之绪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