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版)

7.[2012?温州模拟]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以及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故选D。意识不能直接改造物质世界,②错误。意识离不开物质,而物质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④错误。

【易错知识点分析】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

【易错点8】 错误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8.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这些事实说明( ) 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 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 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

【易错点9】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9.[2012?通州模拟] 基于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国务院决定2011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做到了(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坚持客观和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1

【易错点10】将物质的反应与意识的反映混淆

10.[2011?全国卷]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意识、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正确把握人的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物质的反应与意识的“反映”的区别。题干强调,经科学实验验证,无论植物还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物都有自身特殊的反应,故体现了①的观点。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本身作为物质的产物,对外界不会有反应,故②排除。植物的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是将两者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故④正确。③观点错误,植物对光的反应方式与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仅仅“相似”,而非相同。故本题答案为B项。

【易错点11】认为“意识能直接能动地改造世界”

11.(2011·新课标卷)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22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易错点12】 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

12.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易错点13】 不能正确理解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3.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

23

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易错点14】对认识的发展过程理解有误

14.地球外存在着智慧生命是人类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假说,可至今也没有得到证实。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的宇宙飞船,期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之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收到并发回音讯。可据专家们估计,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体系,需要八万年的时间。这说明( ) A.科学有时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B.由于实践的局限性,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 C.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具有有限性 D.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只能依靠逻辑推导证实

【易错点15】认识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15.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说明了(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答案】C

24

【解析】“行”是强调实践,“知”是强调认识,因此这句话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选C。

【易错知识点分析】该观点错误。认识来源于实践。只能说意识源于物质。 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意识源于物质”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认识源于实践。”是指认识形成于实践中。二者并不矛盾,两者是相通的,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但不可混淆搭配。

【时事热点预测】

【时事热点1】国务院发表《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

[背景材料]2012年10月2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主要内容包括我国能源发展现状、能源发展政策和目标、全面推进能源节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发展、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能源科技进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等。白皮书指出:中国能源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国际合作、改善民生”的能源发展方针,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努力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命题角度一:《经济生活》角度,“是什么”,意义型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务院发表《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的意义。

[参考答案]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科技创

新、深化改革、国际合作、改善民生”的能源发展方针,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2)我国政府的职能。我国政府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

2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