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思考

作者:何友鹏,郑丽娟

来源:《桂海论丛》2011年第03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科学的、整体的、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和进程,而是一项体系性活动和进程。所以,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去考察,它至少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缘起、现实路径、深层意义及困境和反思等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多维审视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性进程。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1)03-0037-05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科学的、整体的、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和进程。所以,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考察,目光不能局限于一隅,而要考虑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因素,从整体性角度来解读大众化这个命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缘何而起

第一,党的导向。一方面从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大众哲学》首开“大众化”先河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走过了近8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环境的出现,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民众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思想领域出现了反马克思主义和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若干思潮,封建迷信活动也有复活甚至喧嚣之势。这对党的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良性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治理论基础以及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如果思想领域的阵地,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和巩固;那么,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占领,甚至取得主导地位。如果群众不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拥护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可能举步维艰,难以长久;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如果没有群众参与,那么它就有可能蜕变成脱离群众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理论,群众的理念就可能日渐远离党的理念,意识形态阵地就会出现新的混乱和斗争,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很可能因之而付诸东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另一方面,“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党主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要让民众和党共同来守住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共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群众的观念与党的理论处在同一个意识形态领域,有着相互融通的机制,让群众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来,让群众的创新能力融合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过程中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才能拥有坚固的群众基础,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强调指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关键就是要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马克思主义走进群众生活、融入群众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永远和党站在一起,群众方才有话语权、理论建设权,才能体现出主人和主体的地位,党的活动才能和群众的实践达成最大程度的一致。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程中坚守、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战略导向。

第二,理论发展的趋势。如果一种理论由少数人创制,并且由少数人参与发展,这种理论就可能一直走在一条专业化、学术化和理论化的道路上,如果它没有向现实转化的合适渠道,最终可能失去现实的发展主体基础,成为一种仅为少数人掌握的理论,甚至悄无声息退出观念领域,成为束之高阁的知识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大众化是其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开放性、实践性、群众性的彰显。关于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体现在:一是理论来源的开放。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是主张无产阶级用全人类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吸取人类一切文明的优秀理论成果作为自身发展的材料,马克思主义不拒绝任何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先进知识和理论,并在发展历程中与时俱进。二是理论发展主体的开放。马克思主义决没有把人民群众排除在理论之外,而是主张群众掌握理论武器,批判现实引导实践,以解放自身。三是理论对象的开放。马克思主义关注人尤其是处于被压迫被奴役地位的群众及其现实世界,它向现实生活开放,寻求认识人、改善人和解放人的路径和方法。关于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生存的现实世界,“实践”是其核心内核,它一贯主张将理论纳入实践层面理解,认为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实践会回答。这种实践不是个别人或团体的活动,而是整个社会和群众的活动。关于群众性。马克思主义是其创始人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并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品质和内涵,它是无产阶级的群众性的理论,它属于整个无产阶级,属于群众,而不是某些个人或团体的理念。

第三,群众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内蕴的一种发展诉求和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11。这里蕴含着一个潜在的问题,即群众是否力求趋向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生存在现代社会,走在现代化向纵深挺进的途中,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硕果之时,也苦于深陷现代性的困境。现代性的困境源于现代性的特征——多元化、瞬间化和偶然化,如马克思所说,在那里“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275,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多元和不确定性,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验着每一个生活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智慧和选择,“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1]275此时,人们更需要一种核心价值,成为自己的思想的主导,以摆脱“信仰的缺位”、“价值的空场”以及选择的困境。如何妥善地解决人们的这种需求,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历史使命。因而,从萌生于社会环境的大众心理需求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时代课题,更是人们的心理渴求,表达了人们对于理论的需求。

第四,时代发展的气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了高度的辩证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核心和基础,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与时代紧密结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体现时代特征,焕发出时代的气息,才能巩固和完善中国化、推动和促进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归宿和落脚点,时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产生出无穷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号召,更是一种“双向化”的实践活动,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群众马克思主义化这一个双向对接的过程。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也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途径和方向。探索如何创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性运行机制和模式。从宏观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地、逻辑地发展过程的不同层面和阶段,必须辩证审视,全面推进,不可只执一端。但是,我们也要同时看到,这些活动和进程之间有着不同的内涵,需要科学合理地处理其关系。大众化和时代化,要以中国化为基础,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如果大众化和时代化脱离中国实际,就会失去最基本和最必要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就会变成脱离群众和时代的理论,就会被时代和群众抛弃。无论中国化还是大众化,都要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改变,一成不变的中国化理论和大众化模式,都将失去生命力,被现实和时代发展所否定。而时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被大众接受,被隔离在群众观念之外,那么这种马克思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仍旧处在传统的抽象模式、学术模式、精英模式、官方模式层面上,仍是少数人的话语,少数人的“理念”。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由中国化和时代化走向大众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