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最新教育文档

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人在生活中总会面临成功或失败,不同的人对其产生原因的解释会有不同。这种对自己或他人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解释或推论就是归因。

归因理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落实在教学中,每个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也都会遭遇成功或失败,不同的归因会导致不同的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水平和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其学业表现。此外,归因还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和方法,教师运用恰当归因对于学生学业的成功和人格的完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寻找合理的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归因理论概述

1.归因理论的发展。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于1958年创建了归因理论,并对理论的进一步系统化提出了许多探索性问题。后来,罗特(Rotter)又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以成功和失败的认识成分为中心,提出了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的一个核心假设是:“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所以,当活动较成功时,个体就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当活动失败时,个体就会认为失败是由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尤其是那些经历了失败的学生会试图寻找一个理由,以使自己在同伴面前挽回面

子。”

2.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韦纳提出一个著名的成败归因模型,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每一种原因又可以从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能力和努力两项属于内控,任务难度和运气则属于外控;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能力和任务难度两项比较稳定,其他各项则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和不可控的,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都是个人无能为力的。

3.归因对动机的影响。韦纳认为,归因的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表现于以下方面: (1)归因将导致学生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望发生变化。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努力的结果,那么可能产生下一次也成功的期望,也可能不产生。因为努力是不稳定的因素,成功与否取决于下一次是否努力。例如,学生把失败的原因看成是自己的能力差,那么他就会担心下次还会失败。因为能力是比较稳定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但是,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能力或任务的难度这些稳定性较强的原因,那么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望往往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的结果是一致的。

(2)归因还会使人出现情感反应。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内部原因,会出现较强的情感反应。在成功时感到满意和自豪,失败

时感到内疚和羞愧。但如果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出现太强的情感反应,而情感反应越强,对行为的影响越大。

(二)学生学业成就的归因特点

1.学生在归因风格上存在着差异。学生总会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做出一贯的归因解释,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形成归因风格。不同的学生归因风格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小学教学心理学》中,把学生的归因风格分为三种:力求成功的意向,习得的无能为力和自我价值动机。三种不同归因风格将导致不同的行为。具有第一种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中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获取成功,而不是竭力避免失败,具有较高而现实合理的自尊水平。第二种归因风格的学生自认为缺乏能力,而提高能力又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这类学生在面对失败时常常是绝望的,认为自身无能,在面对有难度的任务时常常放弃努力。具有第三种归因风格的学生则认为拥有能力比获得成功重要,能力限制了作业和成绩水平,而除非运气好,成绩是不可能出类拔萃的。这类学生相信自己具备获取成功的必要的能力。然而,能力水平与努力程度呈负相关――拼命努力是能力不高的代名词。因此,认为保护自我形象是首要大事,会用各种防御性策略来保护自我形象。当获得成功要冒很大风险时,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尝试。 2.学生在归因方式上存在着性别差异。一些研究指出,男女学生在归因上存在着差异。女学生常常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