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中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地理答案
1.B 【解析】
四季更替、极昼极夜现象都是地球公转的结果,产生地方时差与地球的自转运动有关,太阳活动会产生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据此分析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乱地球电离层
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
2、干扰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
3、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
4、自然灾害
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 2.A 【解析】
从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角度考虑,纬度越低,卫星发射时获得的初速度越大,越节省燃料。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文昌的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最有利于卫星发射,选A。
【点睛】
发射卫星多选在低纬度自西向东发射,这是因为低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同时地球又是自西向东自转,在低纬度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速度节省燃料容易发射成功。
3.C 【解析】
根据图中自转方向及昼夜分布可知,①②③④分布表示北半球的二分日、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半球的夏至(北半球的冬至)、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的夏至),据此分析选C。
【点睛】二分二至日的昼夜分布:
1、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
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2、夏至指向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3、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4、冬至指向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4.C 5.D 6.D 【解析】
4.哈尔滨比济南少,A错;分布呈西多东少,B错;上海大于1200kw?h/m2,C对;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年辐射总量多,D错。
5.在这四个城市中,重庆地处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最贫乏地区之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故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
6.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
7.C 8.D 【解析】
7.我国的锋面雨带移动的一般规律是,每年的4―5月在华南一带,6月中下旬―7月初到长江中下游一带,7中下旬―8月到东北、华北一带,9月南撤到西南地区到华南一带,10月锋面雨带离开大陆。据此可知,当雨带移到Ⅱ地区时大致为6、7月份,此时伦敦受西风带控制;非洲草原上角马向北迁徙;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华南珠江等流域进入汛期,据此分析选C。
8.锋面雨带推移的速度往往取决于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与北方的冷空气的实力对比及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正常年份,6月雨带应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如果6月雨带进入Ⅰ地区,则说明当年的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实力较强,北方的冷空气的实力较弱,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将可能出现南旱北涝。据此分析选D。
【点睛】
我国的降水基本是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亚洲高压的冷干气流交遇形成的锋面雨,受二者实力强弱的影响,推动着锋面雨带南北移动,移动的一般规律是,每年的4――5月在华南一带,6月中下旬――7月初向北跳跃到长江中下游一带,7中下旬――8月向北推进到东北、华北一带,9月南撤到西南地区到华南一带,10月锋面雨带离开大陆。
9.B 10.C 11.C 【解析】
9.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A错;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故B对。色球层太阳活动是耀斑,日冕层太阳活动是太阳风。
10.黑子温度相对其他区域较低,A错;会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B错;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对;以11年为一个活动周期,D错。
11.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第25个黑子活动高峰年是2022年,C对。
12.C 13.A 14.D 【解析】
12.读图分析可知,该河为珠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的补给较多,河流的年径流量大,A错误;该流域雨季时间较长,汛期较长,B错误;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C正确;属于亚热带,冬季没有结冰期,D错误。故答案选C项。
1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河中上游地区锡、钨、铝土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河流上游,地形崎岖,有大量水电站,水电资源丰富且廉价,有利于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因此①②正确,故答案选A。
14.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并不少,与气候干旱,降水减少无关,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可以从供应少、需求大的两个角度分析。那么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分析:
1.降水少。降水少的原因可从大气环流(信风带)、天气系统(高压)、下垫面(地形-背风坡、海陆位置-深居内陆、洋流-寒流、地面性质)等角度分析。
2.蒸发量大。纬度低;风速大;日照时数长都会加大蒸发量。 3.持水性差。土层薄或岩石透水性强如石灰岩容易渗漏。 4.难存水:有国土面积小,河流短等因素。 人为原因:
1.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 2.工农业生产规模大,用水量大。 3.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严重。 15.D 16.B 【解析】
15.图示1月等温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且向北递减,应受纬度的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不与海岸线平行,表明不受海陆位置的影响;A处为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于周围地区,则7月平均气温低于28℃;而B处1月气温低于A处,7月气温高于A处,所以B处气温的年较差大于A处。据此分析选D。
16.区域内相对高度较小,从山麓到山顶的气温相差较小,不会形成“一山有四季”;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5月份也就是春季进入汛期;该区域热量丰富,其作物熟制都为一年两熟;天然橡胶对热量的要求较高,一般热带才可以种植,在我国的最北纬度大约是22°N,因此它不会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据此分析选B。
17.D 18.D 【解析】
17.读图分析,图中横坐标为长江上游宜昌站的年径流量,纵坐标为年输沙量,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1960-1993年到的输沙量明显减少,D正确;ABC错误。
18. 由上题分析可知1994-2001年到2003-2007年河流的输沙量减少。读图分析可知在1994-2001年和2003-2007年河流的年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A错误;修路等工程建设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从而会增加输沙量,因此上游干支流沿岸地区如果存在修路等工程建设,下游的输沙量会增加,B错误;上游地区乱砍滥伐,下游的输沙量会增加,C错误;上游干支流修建水库会对下游河段产生调蓄作用,能够起到拦水拦沙的作用,因此下游的输沙量会减少,故D正确。
【点睛】
本题以长江上游宜昌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关系图为背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影响河流年净输沙量大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由图可知,该河段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该支流的年净径流量变化不大,说明与水量无关,最可能的是该支流流域通过兴建水库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
19.B 【解析】
由经度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附近由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应为冬半年;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上海经纬为东经120°,地处夜半球,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B。
20.C 21.B 22.A 23.D 【解析】
20.嫦娥二号从地球到月球,飞行轨道属于地月系,属于银河系和总星系,但不属于河外星系,C正确。
21.能够对中继星传递信息产生明显干扰的是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B正确。太阳辐射、月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2.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12月8日2时23分,伦敦时间比北京时间晚八个小时,应为7日18时23分,A正确。此时为南半球夏季,潘帕斯草原上草木青绿,B错误。白令海峡即将日出东南,C错误。南极圈上昼长夜短,不会出现午夜阳光,D错误。
23.月球背面不存在昼夜更替,AB错误。月球上没有大气,天气是大气活动导致的,C错误。背面没有阳光,可有效遮挡地球光线和电磁干扰,D正确。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4.B 25.D 【解析】
24.由表可知,四城市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2位于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南半球,B正确。
25.由表可知,太阳直射南半球,这四个城市白昼越长就越靠近赤道,拉萨白昼时间最长,纬度最低,D正确。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6.(1)拉萨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密度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因此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大气保温作用较弱,导致该地夏季气温偏低。
(2)拉萨晴天多,年日照时数多,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年日照时数少,大气削弱作用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
(3)拉萨所在地区光照条件好,适宜种植青稞(油菜);海拔高,热量不足/高寒气候,不利于(水稻、棉花等)喜温农作物生长。
【解析】
(1)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夜间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因此气温较低。
(2)太阳总辐射量差异可从海拔、天气及日照时数等方面分析。 (3)拉萨所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光照和热量两方面分析。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7.(1)自然原因:荆江处于河流由山区进入平原的位置,加之河道蜿蜒曲折,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
人为原因:上游地区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或长期筑坝防水)。
(2)缩短了河流的长度,增加了河床比降;提高了泄洪数量和速度;泥沙沉积减弱,河床下切,水位降低;洪水灾害减少。
(3)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利于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解析】
(1)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和河道特征分析导致泥沙沉积。地势平坦,河道蜿蜒曲折,水流速度减慢,有利于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来源多,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
(2)荆江“裁弯取直”工程在防洪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从排水速度方面分析。该工程缩短了河流的长度,增加了河床比降;提高了泄洪数量和速度;泥沙沉积减弱,河床下切,水位降低;洪水灾害减少。
(3)恢复弯曲河道主要是增加湿地,联系湿地的功能进行分析回答。 【点睛】
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后,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水能丰富。“千里长江,险在荆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又完成了几处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对防洪、航运起到了良好作用。
2、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
(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28.(1)2600;40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③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解析】
(1)a位于东北的东部北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阴雨天气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天,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小。
(2)从P、Q两地的纬度差异和海拔高低上分析。
(3)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并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又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9.(1)逆时针 (2)夏至 (3)B (4)23时 (5)43°08′ 【解析】
(1)根据C点位于昏线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2)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说明此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北极出现极昼,为夏至日。 (3)A为昼半球的中心为12点,B位于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上,为18点,为下班时间,B正确,C点晚3个小时,为21点。
(4)中时区晚A点3个小时,为15点,北京时间比中时区晚8个小时,为23点。 (5)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为23°26′°S。所以夏至日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90°-(23°26′+23°26′)=43°08′。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