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姓氏歌

2.姓氏歌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与姓氏有关的儿歌,旨在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姓氏,并依托儿歌进行识字。儿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童谣问答的方式引出常见的姓氏“李、张、胡、吴、徐、许”,并通过对汉字的拆分组合进一步区分出读音相近的姓氏;第二部分从《百家姓》中选取前两句,并列举了常见的复姓,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姓氏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同时借助童谣进行识字教学。 【教学目标】

1. 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姓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 【素材选择】

1.《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2014年6月,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列出炉,“王李张刘”居前。“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为全国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达到9468万人,占总人口的7.1%。 2.姓氏儿歌

三横王 木子李 言午许 弓长张 双木林 耳东陈 口天吴 关耳郑 子小孙 双人徐 走肖赵 木易杨 古月胡 文刀刘 人可何 美女姜 【问题设计】

1. 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2. 你知道哪些姓氏?你的姓氏是什么? 【前置作业】见附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习背诵。 3. 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3.中国古代在北宋初的时候就编写了百家姓,介绍了中国的568个姓氏。读起来呢有些吃力,还比较难记。我们今天所学的姓氏歌呢,就介绍了几个常用姓氏的特点,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出示课文拼音,指名读。出示课文汉字,指名读。

2.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3.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4.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5.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6.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 说说诗歌里有哪些姓氏?是怎么介绍李和张两个姓氏的?(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还有哪几个姓氏是用拆字法介绍的?胡 吴 许

为什么李字的介绍要是说成木子李这么详细呢?哦,原来读李的还有很多字,如果不识字的人知道你姓李,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李,是会说成其它李。这样说出李的写法,就能让听的人知道你的姓是怎样写的了。

(2) 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你的姓不是弓长张的张?说出字的写法,立早章,就可以了。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组词就可以了。 (2)照样子说一说。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他姓什么?他姓王。什么王?大王的王。他姓什么?他姓金。什么金?金子的金。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三、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什、么、双”,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出示带读:

什么、为什么、干什么、这么、多么、来么、那么、双人、双手、双方、双飞、 2. 仔细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教师范写,并强调关键笔画:“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 4.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 组织展示评议。 6. 纠正性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习了写字。课后,请同学们继续了解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课堂检测】见附件 【作业设计】 1. 练读课文。

2. 完成习字册的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姓 什 么 双

第二课时 总第4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儿歌第二小节的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国、王、方”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二小节,背诵课文。 3. 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

2. 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 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 、学习第二小节

1.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第二小节,要求读准字音。 2. 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读,正音。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齐读第二小节。 3. 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交流第二小节中的姓氏,相机板书出来。 (3)打乱顺序,指名认一认。

(4)说说自己家人或同学、朋友中有哪些人是这个姓的。 (5)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什么赵?走之赵。什么钱?金钱的钱。什么孙?子小孙。什么周?半包围的周。什么郑?关耳郑。什么王?三横王。 4. 了解单姓和复姓。

(1)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交流,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出示一些复姓。其实这些复姓都有一些故事,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查查。

5. 游戏巩固:教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例如:我姓金,金色的金。 6. 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国、王、方”,指名读,口头组词。 出示带读:

中国、全国、国王、国土、国学 、王子、王后、国王、女王、天王、大方、双方、对方、四方、东方、四面八方

2. 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和书写笔顺。

3. 教师范写,强调关键笔画:“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先外后里再封口;“王”的第三笔是竖画,写在竖中线上;“方”字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

4.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 交流反馈。 6. 纠正性练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