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定义(关注哈罗德孔茨和本书的提法)
1、哈罗德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需展开为:(1)作为管理人员,需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2)管理适用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3)管理适用于各级组织的管理人员(4)所有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创造盈余(5)管理关系到生产率,意指成效和效率 2、本书: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其他人活动的活动过程。注意四个关键点:(1)管理存在于政治组织内(2)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其他人的工作(3)管理工作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4)管理人员需同时考虑到两个方面——①其他人的活动,即被管理者的工作②其他人,即被管理者 3、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二、管理成效和组织成效
1、管理成效是指管理活动的效果。管理活动是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开展的许多种活动中的一种
2、组织成效是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3、在组织成效与管理成效之间,并没有存在必然的线性相关的关系,即高的管理成效并不一定能导致高的组织成效;反之,低的管理成效也不一定必然导致低的组织成效 4、管理成效和组织成效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管理者的个人因素。
管理者在组织中具有双重人格:(1)组织人格,即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行为必须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为基本的准则。管理者的这种组织人格的特点使得不同的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具有延续性和相似性(2)个人人格,即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所作所为又受管理者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种管理者的个人人格特点使得不同的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三、管理者类别(关注高层、中层和基层划分)
1、按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可以划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①高层:指处于组织最高管理层次的管理者 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组织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代表组织与外部环境发生各种联系;就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对组织的所有者负责;对组织内部的各项活动进行协调与管理,以保证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
②中层:指组织中各个部门的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的职责就是落实高层管理者的计划与决策,并协调基层管理者的活动 【注意】中层领导者与中层管理者的区别:前者是指组织和等级系列中处于中间层次的领导者,后者包括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和直线部门的管理人员两部分 ③基层:是指组织中把中层管理者的计划更加具体化地分派给组织中的业务活动者,并对业务活动者的活动进行协调的管理人员。这一层次的管理人员在组织中起着连接的作用
2、按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可以划分为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和项目管理者
3、按职权关系可以把管理者分成直线部门的管理者和参谋部门的管理者 四、管理者技能结构(与管理者三层划分相结合)
1、技术技能:指对某一特殊技能——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运用。包括专门知识、在专业范围内的分析能力以及灵活地运用该专业的工具和技巧。技术技能主要是涉及“物”的工作
2、人际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工作和作为一名小组成员而有效工作的能力,其中包括激励、帮助、协调、领导、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人际技能涉及与人协作
3、思想技能:是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和考虑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认知能力,包括管理者的思维、信息处理和计划能力、对某个部门如何适合整个组织和组织如何适合所在企业、社区与广泛的经营和社会环境的认知能力,体现了用广泛而长远的眼光进行战略思维的能力。也即能够总揽全局,判断出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
4、技术技能的重要性依据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从低到高逐渐下降,而思想技能和人际技能则相反
P17 图1-4
五、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
什么是? 管理者在组织中通过计划、组织、领导、人事、控制等各种职能作用的发挥,使投入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从而使组织目标能有效地实现。我们把这种在组织中充分发挥其力,切实履行其职责,实现其岗位目标的管理者称为有效的管理者。 1、有效的管理者的四个特点:(1)善于利用和调配各种资源,重视资源组合的效率和整体效益(2)善于分析和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努力实现组织目标、资源、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3)善于处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4)善于不断学习 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5个习惯:(1)懂的如何有效地利用他们的时间(2)重视外界的贡献(3)善于利用长处,不光是他们自己的,还有上司、同事及其下属的(4)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些重要的领域里(5)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小结
管理者的定义是指在组织中直接监督和指导他人工作的人,管理者通过其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
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性的影响该组织经营及达成成果的能力者。有管理者,那与其对应的就必定是非管理者, 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效益,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就是处理这种关系的最佳手段。
我认为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先决条件就是自身的努力,然后做到知行合一。不但要知道,也要做到。成为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理论、实践和经验等的积累。有效管理者的能力是客观的,不会因为客观环境变化,管理对象转换而失去。
其次,有效的管理者要有良好的观念,意识,明白自己的责任是始终围绕着为跟随者创造利益,而非扩展自己的利益。管理工作的本质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也就是管理应该“无为而治”。管理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往往取决管理者的眼界,没有意识到就不知道该如何做,知道了就会不断找方法去做,有效管理者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提高反省,遇到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
第三,有效的管理者要有有效的工作效率,因为有效管理者的效率 ,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
键因素。成为有效的管理者,自己的效率就要提高。提高自己的效率就是指我们必须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管理中依轻重缓急安排计划以避免不必要的耽搁及延误。合理采用有价值的建议及工作方法,不断自省,自检。
第四,有效的管理者要懂得利用自己的时间,重要的事情首先做。认识并运用自己的时间开始 ,通过对时间的记录与分析 ,将无效、没有生产力的时间区别出来 , 使自己可以不间断地处理重要的工作。
第五,有效的管理者要有一个强大的宏观能力,对全局的掌控要有自己的见解。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有一种全局的观念,把每一个工作的分工情况掌握良好,这样才可以完成有效的管理。
第六: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积累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要边学边练,还需要和业内人士不断的学习。这样就不会使思维固化,缺乏创新精神。
第七: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就必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跨越出合格和称职的平台,以更高的姿态和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创造出超出合格标准的成绩。
第八:有效的管理者要具有超强的团结凝聚力和领导魅力。团结凝聚力的形成要在日常管理工作的细节上体现和积累,在日常的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下属,关心同事,关注团队协作和团队荣誉。明辨是非,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来赢得认可和尊重。
第九: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整理提升,能力技能都要通过练习和积累才能很快的提升,做到始终如一,只有坚持才会有好的结果。
综合的来说,一个有效的管理者要具备坚定的管理意识,观念到位、心态积极和方法得当。有激励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与时俱进,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素养,丰富自我知识结构,借鉴和融会新思路,新方法,新的管理理念,只有先知先觉,才能永不落伍,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 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图片1/2
第二章 组织与组织的目标
组织:分为实体组织(人们有意识地形成的各种职务或职位的系统)和过程的组织。 构成组织的基本因素:人。目标、组织规范。 一、管理的目标原则 三、组织目标的确定
1、组织目标的确定是服从于组织创造者的利益的
2、综上,组织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利益要求,即所有者的利益、组织中成员个人的目标和组织的社会责任
在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过程中,管理起着协调、激励和调整的作用。
第三章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的概念: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说,所谓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以外的一切事物。
1、分类:1、按外部环境的性质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组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