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律》成书版本考-文档资料

《词律》成书版本考

万树编纂的《词律》是清初重要的词谱著作,它的出现实现了词谱研究的关键跨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针对明季词学衰微,词谱之作舛错殊多,万树有志于驳谬纠讹,扫除流弊,明腔之正格。他系统分析了前人的利弊得失,精严考订,细致校雠,俱以宋元名篇一一考辨词调,集得唐、宋、金、元词六百六十调,凡一千一百八十体,为当时词体最详、考订最精者,规模为最。 一、《词律》的作者、成书及流传

万树,字红友,又字花农,江苏宜兴人。明末戏曲家吴炳之甥。少遭变乱,行游四方,历秦晋燕等地。归购吴氏鹦鹉园故址,名曰“堆絮”。康熙十八年(1679),入两广总督吴兴祚幕,十年间辗转闽粤,以才受重,一切奏议,皆出其手。暇则究心词曲,所填乐府凡二十余种,成《词律》二十卷。病返故里,卒于广西?鹘?舟次。著《堆絮园集》,惜已不存,独《璇玑碎锦》,尚存残本;又《香胆词》存六卷五百余阕。

有关万树的生平,史载不详,惟《(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卷八《人物志•文苑》略述行谊。又严迪昌先生《万树三考》一文,爬梳钩索,征引旧籍,详考其宗亲、行年,足资参稽。据严考定,万树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卒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尽管此说未必定论,然基于现存文献,笔者基本认同此一观点,不另赘言。

正所谓知人论世,万树生处顺康之际,适逢词坛复兴,流派迭起,尤以阳羡词派为大宗。万树与陈维崧等阳羡词人交往甚密,早年多词章唱和,亦相谈论词律,切磋词学。据其自述:“戊申、己酉之间,即与陈检讨(其年)论此志于金台客邸。”(《词律•自叙》)时值康熙七、八年间,万树“以国子生游都下”,纂书一事尚未着手,然蓄志已久,本于自觉的理论思考,也有感词坛积弊,立志纠谬,是为发愤而作。

究其成书缘起,万树在《自叙》中明确表达了对宋之后词道“愈远愈离”的忧虑。金元之世,余风尚存;降及明叶,乐谱之不传,时人律学未精亦自度腔调,实则“英雄欺人”。至于应时而出的明人词谱,也不无评骘:

故维扬张氏据词而为图,钱塘谢氏广之;吴江徐氏去图而著谱,新安程氏辑之。于是《啸余谱》一书通行天壤,靡不骇称博核,奉作章程矣。百年以来,蒸尝弗辍。近岁所见剞劂,载新而末察,其触目瑕瘢,通身罅漏也。近复有《填词图谱》者,图则葫芦张本,谱则?捧《啸余》,持议或偏,参稽太略。 《填词图谱》成书于康熙十八年(1679),踵明代张?《诗余图谱》及程明善《啸余谱》而作,一时奉为典范。万树则认为此谱因袭前人,并不足取。然而,世人之谨遵恪守,“但取其便乎吻,而不知其戾乎古”,以至“篇牍汗牛,枣梨充栋”。词风愈盛,词学愈衰矣。

《词律》的编纂始自康熙十三年(1674),至康熙二十六年

(1687),历十余年乃成。

予自甲寅(1674)奉侍先大夫,与荆溪万子红友,日坐亦园,始共事词律。适红友为吴大司马留村夫子招往粤中,其事中辍。后余亦滥竽盐官,簿书厌苦,辄思与骚人逸士留连风月、按歌徵歌,恨不可得。而红友忽于数千里外邮寄一编,云昔余两人所订词律,今已付梓人矣。(侯文灿《亦园词选•自叙》) 丙辰(1676)、丁巳(1677)之际,因过侯监官(亦园)?P此事于蓉湖草堂。乃未几,而同人皆鹊起以乘车,贱子则鹑悬而弹铗。北辕燕晋,南棹楚闽,兴既败于饥驱,力复孱于孤立。齐此怅惋,十稔于兹飙馆披函,灯帷搦管,未尝不?┭啥?抱疚也。戊夏(1678)自晋安莲幕,从?Y于军中。丑春(1685)在端署蕉窗,寄琴尊于阁上,因翻旧业,拟卒前编。(《词律•自叙》)

初始,万树与无锡侯文灿共事纂辑。未久侯任职外地,万树一时浪游四地,颠沛流离,写作益为艰难。至入吴兴祚幕,生活渐趋安定,最终完成编纂。平心而论,万树之于《词律》,用心可谓勤矣。无论在体例、规模,抑或词学理念,皆有创见,堪称集大成之作。而尤为突出的是,万树致力考辨词调词体,精于校雠,力追古初。

但又如其言:载籍荒凉,既无“四库之堪求交游”,又不遇骚客名流。

只据贺囊之所挈,及搜邺架之所存,惟《花庵》、《草堂》,

《尊前》、《花间》,万选汲古刻诸家,沈氏四集,《啸馀谱》,《词统》,《词汇》,《词综》,选声数种,聊用参校。(《词律•自叙》)

客中资料的缺乏,致使编纂难免疏误,此后相继出现的校订、补遗之作无不验证着此一事实。即便如此,《词律》一书的价值仍不可磨灭,后人之劳无不由此而出,或校勘、或纠谬、或补遗,处处印证万树的开创之功。因此,自成书起,也便开始了对其修订的历史。

其一,《词律》开启了词谱修订的热潮,后世词谱以其为蓝本,增补修改。明显一例即是《钦定词谱》的编订,承其体系,规模其篇,于考订、校雠处更见精审。收调八二六,分体二三?六,后来居上。

其二,《词律》的流传过程,伴随各种形式的增订、校补,实际构成了版本的流变。事实上,这也客观推广了《词律》的传播,逐步完善万树的词律体系。重要的有:咸丰间,秀水杜文澜作《词律校勘记》,凡“万氏原文有误叶者、有失分段落者、有脱漏至廿余字者、有并作者姓名而误者,一一为之厘定”。同治中,德清徐本立又撰《词律拾遗》八卷,前六卷补其未收之一六五调、三一六体,后二卷则订正原书为补注。光绪二年(1876),恩锡和杜文澜重为校刻:

即以筱舫《校勘记》散附各阕之后,以便学者。又购得诚庵《拾遗》原版,使附《词律》以行,以广其传。(俞樾《词律序》)

而今通行本即为此合刻本,几成定例。由此可见,正因为《词律》传播、接受的历史相伴修订的过程,版本随之更新。 二、版本体系

《词律》自成书流传至今,几经校补、修订,版刻不断,刊印也不绝如缕。笔者考虑到现实可行性,首先借助各家公私书目,从历史文献的角度勾勒出版本流传的状态,再参照现存的馆藏本子,纵横比对分析,辨别异同。

综观诸书目著录及现存传本,大致有两种类型: (1)祖本系统。万树纂定《词律》后,随即由吴兴祚付梓刊印,是为初刻本。以上海图书馆藏编号798514-25“康熙二十六年万氏堆絮园刻本”为例。此本二十卷十二册,清朱怀新批校。封面钤阴文“朱?新印”。扉页署“阳羡万红友论次”、“保滋堂藏版”。卷首依次为:“吴兴祚序”、“严绳孙序”、“万树自叙”、“发凡”、“词律目次”。每卷卷前题“古越吴大司马留村先生鉴定”、“阳羡万树红友论次”。正文版式:每半页七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版心下镌“堆絮园”。行间附朱墨圈点,墨笔眉批。

此类系指万树《词律》原书,无任何增订,区别于后世通行的合刻本。另有“尺木堂印本”,所据底本即“堆絮园刻本”,版式一如原刻。今通行有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卷首附提要,正文无异,独缺“严绳孙序”,不知其故。 此外,就版本而言,“批校本”因收藏者或阅读者的批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