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新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新探

作者:高洁

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09期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不利于课程推进的方面,通过对课程特点的研究找到一些适合学生掌握和喜爱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从而对本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课程教学; ;新探

中图分类号:J60-05;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9-0092-02

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而广义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一、开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民族民间乐》是在艺术类大学或者高等师范大学中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中华民族所创造和拥有的音乐文化称为中国音乐,它不仅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民族音乐是反映本民族文化特色、生活风貌、地域特征等的音乐,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并发展起来的。民族民间音乐主要是民众的集体创作,依靠口头流传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会有很强的变异性。现在的大学生除了音乐学专业,大部分的孩子都缺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各地的民歌,也不知道学这些是要干什么。在音乐教育领域,不能实现民间音乐传承的效果,在流行音乐的充斥下,民间音乐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学习此门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对于教学目的不能只局限于音乐的本体形态,要将民族民间音乐放置于该民族的人文环境中,结合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去认识和思考。通过学习本课程能让学生了解到各个地域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演唱风格,更好地掌握各个地域之间音乐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充实自己的音乐文化底蕴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在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的授课内容主要是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各地区民歌的演唱方法和曲调特征。 (二)传统教学过程 1.介绍各个地域的歌曲风格

在学习本学科的过程中,教师会将各个民族的歌曲分地域介绍,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来展开歌曲的教学,让学生基本了解各地区的歌曲演唱风格和曲调特点,为演唱做准备。 2.学习演唱

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采用视频、音频和范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需要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歌曲演唱的唱腔、各地的演唱特点、民歌的歌曲风格和类别,本过程是教学的一大难点,需要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演唱中去,从而在实践中体会理论上的特点。

三、现阶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理论性过强,学生不愿意听课

学生的专业程度和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喜好有很大的差异,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会因为理论部分的学习而感到枯燥,从而出现不学习的状态。 (二)歌曲曲调和咬字比较有特点,学生学习过程困难

各地的民歌因为地域的不同,会出现音乐风格和各地方言的巨大差异,在学习民歌演唱时需要尽可能多地用当地的语音来演唱,这对于一些语言能力相对弱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困难,还有些学生因为曲调过于高亢而自身声音条件无法达到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三)歌曲唱腔悠长,学生技术无法支撑

有很多地区的民歌唱腔悠长,如:内蒙的长调、彝族的高腔飞歌,这对于演唱者的声乐技巧是有很高要求的,在學习中部分学生会因为腔调的悠长而出现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四、课程创新

(一)不强调唱法,在自然声区找到最舒服的演唱状态

在演唱民歌时,学生很可能会有一些疑问,如:唱法问题,学美声或者学流行的同学如何演唱好民族歌曲。其实这只是一个观念问题,在民歌演唱中民歌具有口传心授和即兴演唱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特点,每个人的音色都会不一样,因此在演唱中要打消学生对于唱法的禁锢,把自己解放出来,只从自身的声音出发,找到最舒服的演唱状态就可以了。如:蒙古族民歌《牧歌》,歌曲要求用悠扬连贯的声音去演唱,从而表现草原的辽阔和演唱者心胸的宽广。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同学想唱出辽阔的感觉自然而然的就会用平时的声乐状态去唱,学习美声的同学很自然的就加入来了美声演唱的位置和腔体,唱出来的声音会和民歌风格不符,这时就需要同学们敢于用真声去演唱,找到可以发挥自己自然音区的声音,忘掉自己的腔体,运用气息的支持同时考虑歌曲的意境,很容易就能找到草原的歌曲风格。

(二)对于曲调高低不做具体要求,从个人实际出发

演唱时学生还会因为高低声区的问题影响到自己的演唱,不同声区的同学常常会因为自己唱不到应该有的音调而影响演唱效果,可能会出现唱不上去或者低不下来的情况。民歌本就是表达个人情感的艺术形式,如果自己的音调限制了演唱就不可取了,这时只需要让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演唱的音调即可,不管多低或者多高都可以,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目的就是为了演唱出自然的民歌。

(三)加入演唱情境,增加表演环节,营造民歌演唱的氛围

将歌曲还原到民族特色中,通过该民族特点、风土人情、劳动场景、演唱环境引入歌曲的风格,加入情景表演,给学生营造一个演唱民歌的氛围。有一些作品非常适合还原到当时劳动或者演唱时的场景,教师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一起来营造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风格和环境特点加入适当的表演情境,在演唱和表演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方面的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演唱水准。如: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摆渡号子,用一段问一段答的朴实的语言形式,粗犷的声调,展现了陕北人民在恶劣生活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出了在黄河中摆渡的场景以及陕北人民对于黄河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来表演一下摆渡的场景,有些同学当艄公来提问,有一些同学回答,让艄公加入摆渡的动作,在摆渡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就会将动作和唱腔结合到一起,更好地融入劳动的情景中,学生们对于这首歌的情景会有很好的理解和深刻的印象;还有一首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是一首边做游戏边唱标跳的快乐歌曲,用彝族语言演唱,表达了彝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在演唱中可以让学生围成圈,大家一起边唱边跳,在快乐的氛围里学生既学会了演唱同时也抓住了歌曲的风格,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结语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是当今非常有必要开设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民族音乐的传承,让学生能汲取民族文化的优秀瑰宝,同时又不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用各种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中国优秀的民族歌曲真正得到传承和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本门课的教学环节以及实践采风环节,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一个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