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E.绿地减少
D.雨雪水减少
43.全球气候变暖在医学上的主要危害是 B A.中暑病例增多 C.损伤人类体温调节中枢 E.人类寿命缩短
B.虫媒性疾病发病率增加 D.人类对疾病的抵抗降低
45.机体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应答反应是 E A.由机体遗传因素决定 B.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 C.环境有害因素的强度过大所致 D.环境有害因素持续作用时间过长所致
E.机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81.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危害在于 E A.生物数量减少 C.生物适应能力下降 E.物种减少以致灭绝
B.生物遗传性状改变 D.生物数量和种类都减少
9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及其周围的 E A.自然环境 C.劳动环境
E.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B.生活环境 D.社会环境
40.通常高度每升高 100m,气温下降 B A.0.55℃ C.0.75℃ E.1.00℃
B.0.65℃ D.0.85℃
30.臭氧层位于 B A.对流层 C.中间层 E.热层
B.平流层 D.电离层
44.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 A.氯氟烃类的污染 C.太阳紫外线辐射过强 E.宇宙环境变化
13
B.燃料燃烧过程排放 SOx/NOx 过多 D.光化学烟雾污染
42.辐射逆温是由 B A.外来射线产生
B.地表物体对辐射热的吸收量小于散出量产生的 C.大气污染物阻挡太阳辐射产生 D.地表物体的辐射产生 E.反气旋产生
31.空气中的阴离子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最低浓度应为 E A.103/m3 C.107/m3 E.1012/m3
B.105/m3 D.109/m3
42.医学上主要用于杀菌的电磁辐射是 C A.微波辐射 C.紫外线 E.红外线
93.生态系统是由 B A.生物群落构成 C.人类聚居而成
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
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 D.人类与其它生物组成 B.电离辐射 D.可视线
2.可引起机体发生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患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最可能是 C A.炭粒 C.尘螨 E.CO
B.香烟烟雾 D.CO2
38.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危害是 C A.加速酸雨形成
C.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 E.光敏感性皮肤病发病率增加
8.与反气旋有关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气流顺时针方向旋转 C.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 E.出现逆温
B.有利于啮齿动物、昆虫生长繁殖 D.不利于植物生长
B.风速大 D.天气晴朗
14
35.属于环境中变应原的物质是 D A.多环芳烃 C.炭粒
E.香烟烟雾
41.沉降性颗粒物的粒径一般为 E A.5μm~10μm C.50μm~75μm E.>100μm
B.一氧化碳 D.花粉
B.10μm~50μm D.75μm~100μm
43.PM2.5 是指直径 E A.<2.5μm 的颗粒物 C.2.5μm~5μm 的颗粒物 E.≤2.5μm 的颗粒物 B.2.5μm~10μm 的颗粒物 D.=2.5μm 的颗粒物
33.可吸入颗粒物(IP)上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 A A.金属氧化物 C.氮氧化物 E.多环芳烃
B.甲醛 D.石棉
40.在环境污染物中具有致敏作用的是 C A.一氧化碳 C.花粉 E.隐孢子虫
96.当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 PM2.580%,而且其主要由硝酸铵和硫酸铵组成时, 造成其污染的主要是 E A.木材燃烧 C.植物微粒 E.汽车尾气
B.二氧化碳 D.大肠杆菌
B.尘土扬起 D.沙尘
105.有一种大气污染物,水溶性,易被上呼吸道吸收,对眼、鼻及支气管有很 强刺激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有促癌作用。在大气中会形成酸雾和酸雨。该污染物 最有可能是 A A.SO2 C.氯气 E.甲醛
B.NO2 D.O3
冬季北方平原某燃煤城市发生了一次急性大气污染事件,一周内城区居民普遍出 现
15
咳嗽、胸痛以及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当时天气晴朗,风速小。 139.该污染事件可能的污染物是 B A.CO、SO2 C.O3、SO2
E.NO2、碳氢化合物
140.当时最可能的气象条件是 B A.气压低、逆温 C.气旋、逆温 E.辐射逆温
141.如果进行大气质量监测,其布点方式应采取 E A.四周布点 C.烟波下方布点
E.根据城市污染源及人口分布布点
32.煤的主要杂质是 A A.硫化物 C.烷烃 E.氟
B.颗粒物、SO2 D.甲醛、O3
B.气压高、逆温 D.反气旋、大气不稳定
B.扇型布点
D.按城市道路交通线布点
B.氮化物 D.砷
34.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最主要来源是 E A.钢铁厂 C.炼油厂
B.有色金属冶炼厂 D.硫酸厂
E.火力发电厂 煤
47.我国酸雨主要属于 B A.硝酸型 C.盐酸型 E.草酸型
B.硫酸型 D.磷酸型
95.在某大气二氧化硫污染事故发生时,明显闻到有硫样臭气味,此时空气中二 氧化硫浓度最可能已达到 E A.0.5mg/m3 C.3.0mg/m3 E.9.0mg/m3
16
B.1.0mg/m3 D.6.0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