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健康的生活 提纲 苏科版

专题十一 健康的生活

1、病原体:人类生活环境存在的致病生物,如部分细菌、病毒和一些低等动物等,统称为病原体。

2、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

3、免疫系统的作用:人体的免疫系统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异己物质等,对防御疾病、维护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第一道免疫防线:(1)组成: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表面的纤毛、黏膜。(2)功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5、第二道免疫防线:(1)组成: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2)功能:杀死和吞噬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6、第三道免疫防线:(1)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有抗体、溶解酶等。

7、抗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免疫蛋白质,这种免疫蛋白质叫做抗体。

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抗原)发生作用。能留存在人体内一段时间,有的很短,有的终生留存。

8、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毒、细菌等异物叫抗原。 9、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人体第一、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10、免疫的意义:(1)抵抗病原体的侵害;(免疫防御) (2)及时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细胞;(自我稳定)(3)发现并杀伤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免疫监视) 11、疫苗:疫苗是一种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是计划免疫。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12、癌症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癌症的发生与人体的免疫、遗传、激素分泌有关。保持人体免疫系统的完善、协调和强大,是癌症预防的关键所在。 13、预防癌症,一方面,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好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14、传染病是指由致病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15、传染病的病原体一般有细菌、 病毒、真菌和一些低等动物 等。

1

16、脚癣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原体大多体积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17、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和艾滋病的病原体都是 病毒 。

18、病毒只能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不能独立生活;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19、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20、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病流行时,切断三个环境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喷洒消毒药水。

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个人防护,实行计划免疫。 21、血吸虫的成虫用吸盘吸附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壁上、吸食人体血液维持生活,雌虫在静脉内产卵,虫卵分泌毒素,使人生病。

22、血吸虫是通过钉螺传播。虫卵入水孵化为毛蚴,遇到钉螺后就钻入其体内发育,7、8周后能孵化出成千上万条成熟的尾蚴,通过皮肤、黏膜钻入人体,使人患血吸虫病。

23、预防传染病基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4、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感染艾滋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 25、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液和泪液等体液中。

26、艾滋病:AIDS,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控制艾滋病以预防为主,每年的12月1日定为艾滋病日。

健康的生活:

1、健康的含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2、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3、面对急病或受伤同学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是抢救伤者最佳的方法。动脉出血采取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采取远心端止血。 4、学会区分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标志。 5、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污染是: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

6、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气。

2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1、人体免疫防线 第二道: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2、免疫器官主要有骨髓、胸腺、淋巴结、睥。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3、抗体:当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毒、细菌、异物等)叫做抗原。 4、通常一种抗体只能消灭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也就是说抗体与抗原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5、免疫的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6、疫苗是由被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免疫接种就是人在不生病的状况下,产生抵御这种病原体的抗体。

7、计划免疫:每年的4月25日为全国儿童免疫预防接种日。 8、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就是致病有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3、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只能营寄生生活。根据寄主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胞病毒。

4、传染病的流行需要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5、传染病具有的两大特点:(1)具有流行性,(2)具有传染性。

6、预防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7、艾滋病中方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