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1 (新版)济南版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传染病的病因以及类型。(重点) 2、举例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关注艾滋病(难点) 能力目标:

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常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态度;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病人,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通过禽流感这个很热的话题来以及动画导出课题,引发学生探究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出传染病的特点,通过图片展示、表格填写总结出传染病的途径及类型;通过小品表演及图说分析加深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认识。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传染病危害健康的资料和有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⑴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

⑵调查家庭成员中常患的疾病、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⑶收集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家禽

设问:看到该图片,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禽流感时期要对禽类进行捕杀,远离禽鸟?

(学生回答:H7N9,禽流感易传染) 播放网络动画“我不想说我是鸡”

设计意图:以禽流感这个今年很热的话段视频来引出课题,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讲述: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许多种,有些能够传染,有些则不会传染。

1

题及网上流传很广的一激发学生求知欲。

知识点一:常见的传染病 (一)、小调查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从小到大得过哪些病?你还知道自己的家人或他人患过什么疾病?

2.这些疾病是否都是传染病? 3.什么样的病才算是传染病? 4.传染病一般是由什么引起的?

(二)、总结出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1、教师提问:结合自己得过流感的经历,你了解到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2、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以禽流感为例补充说明:传染病还可以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3、强调: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蛔虫病等。 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调查、分析,明确传染病的特点,使学生对传染病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传染病类型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110页“分析讨论”,归纳出传染病的类型。 疾病名称 流行性感冒 细菌性痢疾

能否传染 主要传播途径 2

流行性乙型脑炎 蛔虫病 足癣 肺结核 龋齿 ⑴你对上述疾病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⑵尝试对能传染的疾病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既能巩固传染病的特点,又为后面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做铺垫。 2、点拨: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出四大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3、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填写 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寄生部位 传播途径 常见病例 设计意图:通过列表分析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四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为后面学习预防措施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