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性的教学设计-最新文档

和学科特点。明确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规范表达。 (2)文字描述。通过描述电离方程式引出,并进一步引出强弱电解质概念,体现科学分类的细化,但不详细归纳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包含的物质。

(3)图像示意。显示形象性的优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H3O+,并作讲解,为下面讨论水的稀释和冰醋酸的稀释做铺垫。 设计意图:

(1)提问如何表征,调动学生积极回忆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理性思考,科学表述,引出化学科学表征的3种方法。这三种表征兼顾了思维风格中4种类型,不同风格的学生都能得到认识的促进。

(2)由各自的表征引出一些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符号表征的简洁严谨性,培养思维的逻辑严密性,促进循序渐进型思维风格的发展。

【第3组讨论探究】 教师活动1:

提问:对于 ,已证实正向反应,可以证实逆向过程吗?运用已学知识,能设计出1种以上的实验来证实吗? 学生活动1:

积极思考证实的方案。大多数学生运用刚学过的化学平衡知识能想到利用同离子效应。

教师活动2:(1)用传感器演示验证学生的实验设计,再

提问,还有吗?

(2)有一种实验方案其反应其实我们早就学过了,引出已学过的醋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并用传感器演示。

(3)比较醋酸的电离和强酸制醋酸的两个反应式,引导发现互为可逆过程,并比较“=”和“[?]”表示的反应的程度不同。

学生活动2:

对强酸制醋酸的反应在诧异后领悟,情不自禁互相议论。 教师活动3:

(1)“好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醋酸溶于水的电离平衡建立过程。”

借助速率―时间曲线图的动态建立简要描述平衡建立过程。 (2)提问:你认为醋酸稀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是怎样?为什么?并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3:

聆听、观察、思考,意识到在稀溶液中水的浓度变化忽略不计,属于纯液体,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教师活动4:

(1)提出对K值意义的思考,并举例说明。 (2)讲解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学生活动4: (1)思考回答。

(1)聆听、接受。 设计意图:

(1)通过和旧知识的比较,发现醋酸的电离和强酸制弱酸是互为可逆反应,加深对弱酸电离平衡的认识,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对知识体系认识更加全面,发展科学思维的逻辑性。 (2)类比化学平衡,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加深对平衡知识的认识。

(3)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由学生讨论得出,但需说明固体和纯液体不计入平衡常数的计算。

(4)要求学生说出K值的意义,为了促动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主动构建知识。

(5)促进循序渐进型思维风格的发展,引导学生向深思熟虑型问题解决风格发展。 【第4组讨论探究】 教师活动:

(1)提问:关于醋酸的电离平衡,结合已学过的化学平衡知识,你觉得还有哪些值得去尝试验证和需要研究的? (2)组织讨论,围绕值得尝试进行删选,选定做升温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的数字化实验。

(3)通过实验加深认识并引出提问加水的变化,组织讨论,再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呈现出各种设计,如升温电离平衡的

影响;加同种离子;加酸或碱;加催化剂等。 设计意图:

(1)用提问唤起学生主动去迁移知识,对照已学化学平衡知识来思考电离平衡,寻找探究点,设计实验来证实猜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加水稀释,相当于“减压”,削弱不消除,并进行2个延伸讨论,突破难点,增强逻辑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3)通过请深思熟虑型和循序渐进型的学生回答,并进行指导,让其他类型学生感悟这两种风格,从而得到发展。 【第5组讨论探究】 教师活动:

演示冰醋酸中加水,测电导率,做曲线,显示离子浓度先大后小,引发讨论。

学生活动:诧异,引发深层次思考。 设计意图:

冰醋酸中加水离子浓度先变大似乎与加水离子浓度变小相矛盾,从而引起认知冲突,再进一步认识到水的浓度在醋酸大量的情况下是一个可变量,产生顿悟。培养辩证思维,使思维的对立统一,思维走向深刻。 【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提问引发新的思考:同学们,研究至此,搞清楚一些问题,

但是否又想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学生活动:

回答:如强、弱电解质的归类?水的电离,水中氢离子为何不考虑?何时考虑? 设计意图:

为水的电离做铺垫,引向更广的水、酸、碱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为学习水的离子积做铺垫。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抽象,对平衡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以及逻辑思维的要求较高。笔者所在学校是四星高中,在实验强化班和普通班进行了同样设计的教学。从课堂表现看,两个班学生参与度都比较高,气氛好。但从课后检测看,对难点的突破和知识达成度是实验强化班好些,其原因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好些,以及循序渐进型思维和深思熟虑型问题解决风格的学生多。故笔者推断,如果同样的教学设计对三星高中的学生使用,可能会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一些设计思维跨度可以小一些,再多搭一点“脚手架”,如可以直接复习化学平衡的知识,如在证明醋酸电离平衡逆向过程的存在时可以直接引导回顾已学知识等。

教学不是一节课的事,是一个整体的设计,教学内容前后铺垫、呼应,有连贯性。对笔者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如果换成另外的班级学生,就会有不少难点会被卡住。比如,加水稀释对醋酸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这个难点的突破主要在于理解各组分浓

度在同等程度下降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对此,笔者和本班学生在探讨化学平衡时就做了专项突破,所以到了电离平衡时学生自然就会迁移,而之前如果没有铺垫的话,到这里就会成为难点,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去突破。

学习风格是长期形成的,不同的学生学习风格有其倾向性,想直接转变学生的学习风格是困难的,合理的方法是因势利导,顺应不同的学习风格,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发展,当然,这需要长期的系统培养,不是一两节课在短期内就能做到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