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0分)
1.(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5题) 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打倒列强,除军阀”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2010年12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21题)蒋介石一生曾先后10次登上《时代周刊》的
封面,右图是1942年6月《时代周刊》的封面,这一封面的文字标题最有可能是( )
A.“在孙陨落之后升起”
B.“挺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 C.“一旦犯错即犹如爆竹爆炸”
D.“一切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
3.(2010年12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7题)“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 )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4.(2011年4月宁波十校联考23题)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
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 )
A.提出“三大政策” B.维护国共合作 C.维护《临时约法》 D.反对国民党分裂
5.(江苏金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1题)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他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他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6.(浙江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18题)作为辛亥革命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
A.迫使清帝退位,结束君主专制政体的主要动因 B.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建立的标志 C.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我国首部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根本法
7.(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9题)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之间爆发了内战。下列各项中,符合右图所示战役情况的是( )
A.刘少奇和邓小平指挥了这场战役 B.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跃进至江淮流域 C.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余万人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8.(2011年1月杭州市质检9题)毛泽东的诗词,形象她再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
历史画面。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③“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9.(2010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4题)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10.(江苏金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3题)“这个运动由学生掀起,是自动的,没有人指使,也没有人操纵,只是爱国的热情表现。所以等到学生运动扩展而为商人罢市,由北京而及于上海,这运动的目标初步达成之后,这运动也就消歇下去了。但是影响所及,学生们醒起来了,五四运动一变而为新文化运动。”(梁实秋《我参加了五四运动》)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五四运动( )
A.在共产党领导下学生运动日益扩展 B.中心最初在北京 C.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D.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
11.(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8题)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姓名 方长裕 翁心瀚 周启多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 ) A.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 B.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
C.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 D.国民政府作了抗日国防准备
12.(2010年12月温州五校高三联考4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13.(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4题)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被后人誉为“旧邦改造”,其史实依据是( )
生卒 1909-1937 1917-1944 1914-1940 家庭背景 家庭富裕,曾捐建当地学校 父亲翁文灏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 大户人家,父辈在天津做生意 事迹 美国二战纪念书籍载:淞沪抗战时,驾意大利进口飞机一次炸毁日机10多架,中弹坠毁。 战争爆发时,赴印度接受飞行培训,在云南打击日军时油尽坠毁。 作为学员,在昆明主动请缨驾机迎敌,不幸中弹坠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