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陈莉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作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的损害。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并且正趋向年轻化,且致残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对脑卒中早期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了死亡率,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又使各种后遗症的恢复率和lO年存活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几年来我们配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心理康复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帮助患者完善家庭支持系统,患者需要更多来自家庭的关爱,首先应在家庭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气氛,解除患者各种顾虑和精神负担,避免情感刺激。.
1 满足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需要
每位患者都希望在自己生病后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切,能够了解他的疾病和其他问题,达到对其重视的目的。因此每位护士在脑卒中的心理康复过程中应尽快地了解每一位患者病情及心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患者康复锻炼的主观能动性。
2 在康复早期
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了解思想变化,及时予以心理干预。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计划,恰当解释病情,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有正确的心理预期。了解康复治疗对今后生活质量及回归社会的重要意义。鼓励患者进行主动锻炼,要尽可能的让患者树立积极地心态,克服急躁心理、悲观情绪,消除顾虑,稳定情绪,告知积极的情绪对疾病康复并且能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心理障碍的康复。
3 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
患者的心理问题较多,护士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如擦澡、洗脚、修剪指甲等。对患者进行语言安慰,关心体贴患者,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消除焦虑抑郁心理。尽量帮助患者摆脱孤独的境地,督促和教育其亲属按时到医院探视,明确答复患者提出的有关病情问题,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学会看懂患者的手势来代替语言的表达,要通过患者的面部表情,举止行为了解患者内心活动,采取与之吻合的护理。
4 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护理
中风患者均有紊乱的思维和情绪,对自身疾病的转归存有顾虑,故护士对患者要耐心开导,精神愉快是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调节的闸门和自我心理康复的首要因素。要帮助患者学会跳出烦恼之圈,改变他人不如改变自己,不要反复回首往事,同时应鼓励患者摆脱自卑的困扰和冲破固执屏障。对家属要详细解释,并强调康复训练的好处和不锻炼的严重后果,只有坚持不懈地治疗与锻炼,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并列举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及家属树立起信心,密切配合,因此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康复过程中。
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脑出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脑出血的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目录
基本信息
特别是一些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严重的病人他们偏瘫,全身瘫痪,四肢功能障碍,口眼歪斜等等的症状让大家惨不忍睹,真是一人患偏瘫,全家无笑颜! 而日常生活中,引发脑出血后遗症的因素有哪些?
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后遗症.
2、情绪激动也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后遗症.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会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 发生
脑出血后遗症的症状脑出血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偏瘫,具体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疼痛等感觉减退或完全不知.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 脑出血常见的后遗症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精神和智力障碍: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意外,可留有精神和智力障碍: 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二)失语
脑出血后遗症型失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2、感觉性失语则无语言表达障碍,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自说自话;3、命名性失语则表现为看到一件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出名称.
三)其它症状脑出血后遗症的其它症状还有: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病因
一般脑出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和脑功能障碍,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此与以下因素有关:
(l)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半球内出血量在 25毫升以上者常留有后遗症,出血量越多,后遗症也就越重是不难理解的.
(2)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如在基底节区的出血,常遗留较重的肢体功能障碍,而脑干出血病灶小也常造成死亡.
非功能区(即静区)的出血或出血部位末影响运动和感觉通路,所以不留神经功能降碍.某些病人因病灶水肿、压迫已影响到运动和感觉通路,但实际上没有损坏其通路,经治疗消除了水肿,解除了压迫性影响,则义恢复了功能.故出血部位与预
后有关.
(3)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此应首先肯定与后遗症有关、但后遗症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仗大小、部位和急性期治疗措施得当与否. 预后
以下为判断脑出血预后的参考条件:
1)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左右,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
2)高血压病史越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血压在26.6/16kPa(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为30.07%.
3)发病越急越重,起病时血压越高或血压下降,预后越差.
4)昏迷越深,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深昏迷者94%死亡.病后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者,预后较好.嗜睡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5)病情进展越快,高颅压症状出现越早,表现越重,预后越差.有视乳头水肿者死亡率59%,视乳头水肿出现越早死亡率越高.在发病后3小时内出现者,100%死亡.48小时出现者,50%死亡.腰穿压力在20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占64.5%. 6)出血量较大者,预后较差.有血肿形成,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预后较差.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者,预后较好.
7)神经体征与死亡率的关系:两侧瞳孔不等大者死亡率64%,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者死亡率88%,角膜反射消失者死亡率92%.有眼球分离斜视或眼球浮动者,或去皮层强直,去大脑强直者,大多数死亡.偏瘫完全或四肢全瘫,肌张力低下者,预后较差.
8)生命指征与死亡率的关系:体温在38℃以上者死亡率71%,脉搏在100次/分以上者死亡率75%,呼吸在30次/分以上者死亡率76%. 9)伴有癫痫发作者,预后较差.因可加重脑水肿或脑出血.
10)伴有内脏功能紊乱者,预后较差.常见者为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达80%. 11)合并有代谢障碍者,如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预后较差.
12)有丘脑下部损害症状,如周围白细胞增高,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空腹血糖超过200毫克者,预后较差.
13)脑电图改变进行性加重者,预后较差. 14)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
15)脱水、降压等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越差. 患者的饮食
人们的食物中有些具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等功效,平常多摄入以下食物可以很好地预防脑出血后遗症的发生. 高钾食物
美国哈佛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每天进食较多新鲜蔬菜水果的人较只进食少量蔬菜水果的人,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要低,表明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具有防脑出血作用;这是因为高钾食物能调整细胞内钠和钾的比例,减少了体内钠水潴留,降低血容量,从而使血压降低,防止脑出血的发生.
富含高钾的食物有菠菜,番茄,青蒜,大葱,土豆及香蕉,柑橘,甜瓜,柚子等. 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食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造成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抑制其氧化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类物质类黄酮与番茄红素能捕捉氧自由基,阻遏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犭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