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试题 - 图文

μ为材料衰减系数;s为射线束在该吸收体上的投射面积)

168.铅的密度为11.4,钢的密度为7.8,铅的密度约为钢的1.5倍,用220KV的X射线进行照相时,2.5mm厚的铅吸收相当于30mm厚钢的吸收,因此铅的吸收是钢的多少倍?(b):a.8倍 b.12倍 c.16倍 d.24倍

169.已知2.5mm厚的铅吸收相当于30mm厚钢的吸收,如果原来使用6毫米厚的铅板作防护,现改用钢板的话,应用多厚的钢板可以代替原来的铅板?(b)a.90mm b.72mm c.60mm d.100mm

170.试件对X射线的吸收取决于什么因素?(d):a.材料的厚度 b.材料密度 c.材料的原子序数 d.以上都是

171.在什么情况下,材料对X射线的吸收逐步减少?(a)

a.增加管电压时 b.减小源到胶片的距离时 c.减小管电压时 d.采用滤波技术时 172.相同厚度的同一材料分别承受不同的管电压下照射,哪种情况下对X射线的吸收较少?(a)

a.承受较高管电压照射 b.承受较低管电压照射 c.两种情况下都一样 d.以上都不对 173.相同厚度的同一材料分别承受不同波长的射线照射,哪种情况下对射线的吸收较少?(a)

a.承受波长短的射线照射 b.承受波长长的射线照射 c.两种情况下都一样 d.以上都不对

174.相同厚度的同一材料分别承受硬射线和软照射,哪种情况下对射线的吸收较少?(a) a.承受硬射线照射 b.承受软射线照射 c.两种情况下都一样 d.以上都不对 175.关于射线在材料中的衰减,下述哪种叙述是正确的?(c) a.它与材料中的散射强度成正比 b.它与射线源的距离平方成正比 c.它随材料的厚度,大致以指数规律变化 d.它与材料的厚度成正比

176.当透过厚钢板后的窄束X射线再透过屏蔽好的12mm厚的钢板,其照射率为透过12毫米钢板前的1/16,则钢对此射线的半值层为(c):a.1mm b.2mm c.3mm d.4mm 177.当透过厚钢板后的窄束X射线再透过屏蔽好的12mm厚的钢板,其照射率为透过12毫米钢板前的1/16,则钢对此射线的吸收系数为(b):a.1.31cm b.2.31cm c.3.31cm d.4.31cm

-1

-1

-1

-1

-1

178.在离X射线管焦点2米处测出透过衰减系数(吸收系数)为1.2cm的钢板后的窄束X射线照射率为1.2R/h。假如照射率与到焦点距离平方成反比,则加上(b)mm厚钢板后离焦点4米处的照射率将变为50mR/h: a.0.49cm b.1.49cm c.2.49cm d.3.49cm

179.在离X射线管焦点2米处测出透过衰减系数(吸收系数)为1.2cm的钢板后的窄束X射线照射率为1.2R/h,钢板对此射线的半值层为(a):a.0.58cm b.1.16cm c.2.32cm d.4.64cm

180.母材厚度10毫米,焊冠3毫米的钢焊缝,已知X射线对该试件的半值层为1.5mm,其吸收系数应为(a)

a.4.6cm b.3.6cm c.2.6cm d.1.6cm

-1

-1

-1

-1

-1

181.母材厚度10毫米,焊冠3毫米的钢焊缝,已知X射线对该试件的半值层为1.6mm,其吸收系数约为(a)

a.4.33cm b.3.33cm c.2.33cm d.1.33cm

-1

-1

-1

-1

182.某物质对某线质的X射线的半值层为1.8mm,如其线质在透过物质时不变,则其(1/20)值层应为(a)

a.7.8mm b.6.8mm c.5.8mm d.4.8mm

183.某物质对某线质的X射线的(1/20)值层计算值是以其线质在透过物质时不变为前提的,在实际情况下的真实值要比计算值(b):a.小 b.大 c.相同

184.某物质对某线质的X射线的半值层计算值是以其线质在透过物质时不变为前提的,在实际情况下的真实值要比计算值(b):a.小 b.大 c.相同

185.某物质对某线质的X射线的半值层为1.6mm,如其线质在透过物质时不变,则其(1/20)值层应为(a)

a.6.9mm b.5.9mm c.4.9mm d.3.9mm

186.试件对于X射线的吸收决定于(d):a.试样的厚度 b.试样的密度 c.试样材料的原子序数 d.以上都是

187.在射线检验所采用的能量范围(约100KeV~10MeV)内射线穿过钢铁强度衰减的最主要原因是(c)

a.光电效应 b.汤姆逊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产生

188.强度为I的单色射线通过厚度为△Χ的材料后,强度减弱△I,其关系式为:△I=-μI△Χ,此式表示下列哪种现象?(c)a.光子效应 b.康普顿散射 c.吸收 d.半价层厚度

189.γ源的半衰期与(c)有关: a.源的强度 b.源的物理尺寸 c.源的种类 d.波长 190.半价层与(e)有关: a.源的强度 b.源的物理尺寸 c.源的种类 d.被照物质的种类 e.c和d

191.物质对辐射的吸收是随什么而变?(d)

a.直接与距离射源的距离平方成正比 b.直接与物质的厚度成正比 c.与物质中产生的散射量成反比 d.与物质厚度成指数比

192.不同材料的相对吸收系数(d):a.并不固定 b.随管电压变化 c.随管电压的增高而减小 d.以上都是

193.对于吸收射线的等值因素,有(a):a.碳钢与不锈钢相同 b.碳钢高于不锈钢 c.碳钢低于不锈钢 d.不一定

194.一般来说,射线能量较高,其半值层厚度(c):a.较小 b.相同 c.较大 d.能量与半值层无关

195.单色X射线束是(c):a.异种X射线束 b.特征X射线束 c.单一波长的X射线束 d.含有多种波长的X射线束

196.连续X射线束是(d):a.异种X射线束 b.特征X射线束 c.单一波长的X射线束 d.含有多种波长的X射线束

197.特征X射线束是(a)

a.具有特定能量与波长的X射线束 b.能量与波长不定的X射线束 c.单一波长的X射线束 d.含有多种波长的X射线束 198.质子与电子(a)

a.电荷基本相等,符号相反 b.电荷基本相等,符号相同 c.电荷不等,符号相反 d.电荷不等,符号相同

199.描述放射性衰变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a.N=N0e

-λt

b.N=N0e

-λt

c.N=N0e

-λt

d.N=N0e

-λt

(式中N为经过时间t后尚未衰变的原子数

目,N0为t=o时的原子数目,λ为衰变常数)

200.原子序数是标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次序的序号,亦即是该元素原子(a) a.核中的质子数 b.核中的中子数 c.核中的质子与中子数之和 d.质量 201.原子序数是指原子内(a)的数目:a.质子 b.中子 c.质子加中子 d.电子 202.原子序数是标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次序的序号,亦即是该元素原子(d) a.核中的质子数 b.核中的中子数 c.核外的电子数 d.a和c都对

203.原子的质量数就是(c):a.原子的重量 b.原子的质子、中子与电子数的总和 c.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数的总和

204.在原子的原子核内带正电荷的是(c):a.中子 b.电子 c.质子 d.光子 205.原子的质量是指(a):a.质子数加中子数 b.质子数加电子数 c.中子数加电子数 d.原子序数

206.原子核的正电荷等于(b): a.中子数 b.原子序数 c.光子数 d.原子量 207.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d)相等:a.中子数 b.电子数 c.质量数 d.原子序数 208.光量子与质子、中子、电子的一个重要不同是(d):a.质量更小 b.不带电荷 c.速度更快 d.以上都不是

209.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a)

a.基本相等 b.完全不同 c.中子的质量是质子的一半 d.质子的质量是中子的一半 210.放射性同位素在单位时间内的原子衰变数称为(a):a.放射性活度 b.放射性比活度 c.半衰期 d.平均寿命

211.单位重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单位时间内的原子衰变数称为(b) a.放射性活度 b.放射性比活度 c.半衰期 d.平均寿命

212.单色射线是指(d)a.标识Χ射线 b.γ源产生的射线 c.用来产生高对比度的窄束射线 d.由单一波长组成的射线

213.连续X射线穿透厚工件时,有何特征?(c)

a.第二半价层小于第一半价层 b.第二半价层等于第一半价层; c.第二半价层大于第一半价层 d.实际半价层小于计算值 214.窄束射线和宽束射线的区别是(b)

a.窄束是指散射和未散射的射线均到达检测器,宽束是指只有未散射的射线到达检测器。 b.窄束是指只有未散射的射线到达检测器,宽束是指散射和未散射的射线线均到达检测器。

c.窄束和宽束的区别在于源的尺寸不同; d.窄束和宽束的区别在于胶片和屏的配合不同

215.产生连续X射线的主要作用是(c): a.光电效应 b.原子核衰变 c.韧致辐射 d.电离 216.单色X射线束是(d): a.窄X射线束 b.标识X射线束 c.连续谱X射线束 d.由单一波长组成的X射线束

217.RT所用的射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伽玛射线光谱是连续的,X射线光谱也是连续的 b.伽玛射线光谱是不连续的,而X射线光谱是连续的

c.伽玛射线光谱是不连续的,X射线光谱也是不连续的 d.伽玛射线光谱是连续的,而X射线光谱是不连续的 218.在电磁波光谱中(d)

a.X射线波长较短,伽玛射线波长较长 b.X射线波长较长,伽玛射线波长较短 c.X射线与伽玛射线波长完全一样 d.不一定,在某些部分两者的波长会有重叠 219.采用中子照相法时,下列哪一种曝光方法是正确的?(b)

a.直接用X射线胶片曝光 b.利用镉屏和钆屏受中子激发后再使用X射线胶片曝光 c.利用铅箔增感屏加X射线胶片曝光 d.利用荧光增感屏加X射线胶片曝光

220.各种物质对中子的衰减(吸收),以下哪种材料为最大?(d):a.铅 b.钢 c.铝 d.氢

221.各种物质对中子的衰减(吸收),以下哪种材料为最大?(d):a.铅 b.铜 c.铝 d.镉

222.中子能通过β衰变成(a)并放出电子:a.质子 b.α粒子 c.氘核 d.γ光子 223.目前常用的中子源是(d):a.同位素中子源 b.加速器中子源 c.反应堆中子源 d.以上都是

224.中子源的强度是以单位时间里发射出来的(a)数目表示的: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α粒子

225.中子源发射中子的能量与(a)有关:a.中子的速度 b.中子的质量 c.中子的强度 d.以上都不对

226.中子跟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主要是和(b)相互作用:a.核外电子 b.原子核 c.中子 d.质子

227.中子能通过β衰变成为(b):a.电子 b.质子 c.α粒子 d.光子

228.中子入射到物质中时,主要是和(a)发生作用:a.原子核 b.核外电子 c.不与任何粒子作用 d.任何粒子

229.通过轰击原子核以释放中子所用的粒子是(e):a.α粒子 b.质子 c.γ光子 d.氘核 e.以上都是

230.按照中子能量大小划分中子的种类有(g)

a.快中子 b.慢中子 c.中能中子 d.共振中子 e.热中子 f.冷中子 g.以上都是 231.习惯上把能量在0.1MeV以上的中子叫做(a)

a.快中子 b.慢中子 c.中能中子 d.共振中子 e.热中子 f.冷中子 232.习惯上把能量在1KeV以下的中子叫做(b)

a.快中子 b.慢中子 c.中能中子 d.共振中子 e.热中子 f.冷中子 233.习惯上把能量在10eV左右的中子叫做(e)

a.快中子 b.慢中子 c.中能中子 d.共振中子 e.热中子 f.冷中子

234.中子带有(c):a.正电荷 b.负电荷 c.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235.使用铅增感屏,由于什么原因增加了底片密度?(d)

a.被激发的荧光屏发出可见光,有助于胶片的曝光 b.吸收散射线

c.防止了背后散射线,不使底片产生灰雾 d.铅箔在X射线或γ射线激发下发射出电子 236.为使胶片易于感光,在射线照相时采用荧光增感屏,这是因为它在射线激发下产生(a) a.可见光线 b.红外线 c.紫外线 d.电子射线

237.为使胶片易于感光,在射线照相时采用荧光增感屏,这是因为它在射线激发下产生(d) a.白光 b.红外光 c.紫外光 d.荧光

238.在射线照相中使用铅箔增感屏时,铅箔被射线激发出什么粒子使胶片加速感光?(c)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离子

239.在射线照相中使用铅箔增感屏时,铅箔被射线激发出什么粒子使胶片加速感光?(c) a.α粒子 b.β粒子 c.电子 d.γ射线

240.由于荧光物质具有直接吸收X射线而发出可见光的特点,从而达到增感的目的,这称之为(c)

a.互易效应 b.屈光效应 c.叠加效应 d.光电效应

241.假如一个荧光增感屏意外地直接曝露于X射线下,会产生什么情况?(c)

a.在增感屏上因产生过量的热量而永久破坏增感屏的晶粒结构 b.屏面因过度曝露而变黑 c.因为可能有余辉而不应立即与未曝光胶片接触 d.增感屏的灵敏度及增感作用将永久降低

242.铅箔增感屏能使底片产生增感效应是由于(d)

a.辐射短波被增感屏所吸收 b.可消除掉背面地板所产生的散射 c.降低在底片上的辐射照相效应 d.由射源侧的增感屏上射出电子 243.关于底片不清晰度,下面哪种叙述是正确的?(b)

a.它与物体至胶片的距离成正比,与焦点大小成反比 b.它与射源至物体的距离成反比,与焦点大小成正比

c.它与物体至胶片的距离成反比,与射源至物体的距离成正比 d.它与焦点大小和物体至胶片的距离成反比

244.当射线通过(c)时能够产生自由电子,能够引起固有的不清晰度:a.空气 b.工件 c.胶片 d.暗盒

245.根据密度D的定义,其数学表达式是(a):

a.D=lg(L0/L) b.D=lg(L/L0) c.D=lg(L02L) d.D=lgL0+L (式中:L0-透过底片前的光强度;L-透过底片后的光强度)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