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教学设计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帮助思考。 3.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学过程: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后面的回答问题:

材料1:汉初,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据而财匮,自天子出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臧盖……米石值万钱,马一匹值百金。-----《史记*平淮书》

材料2: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1)结合材料思考探索: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有哪些?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的凋敝;吸取没有分封是秦朝灭亡原因的教训; (2)实施郡国并行制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到汉武帝时是怎样解决的?

答:目的:相互监督,相互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社会问题:不仅没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王国问题,危机中央集权。

解决:颁布“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3: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赵普对曰:“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3).结合材料思考: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北宋采取了怎样的“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具体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地方收权后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赵普认为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君弱臣强”。

措施: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北宋统治者采取了:①: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地方的精兵强将充实到禁军,由皇帝直接统领;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的全部由中央掌握,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作用:改变了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问题:导致出现官僚队伍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局面。买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讨论探究:从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到唐末五代时期的藩镇割据局面,你认为出现分裂割据的原因有哪些?其根源是什么?

地方势力过强,中央政府相对削弱。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目的是使学生懂得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材料4:分别参阅教材P5《西周分封示意图》、P8《秦朝疆域图》、P13《元朝行省图》,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这三种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不同点。 答: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地方和权力可以世袭;郡县制中的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通过对比分析增强学生辨别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概念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皇帝个人专制独断,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阅读教材,归纳从秦到元时期,君主专制的演进过程。

答:(1)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九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具体的职能部门(注:约相当于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职能)。

(2)西汉汉武帝时期,重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又称内外朝制度)。

(3)唐朝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中,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