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124班
1. 一定体积的水,当聚成一个大水球或分散成许多水滴时,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比,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有:
(A)表面能 (B)表面张力 (C)比表面 (D)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2.在下图的毛细管内装入普通不润湿性液体,当将毛细管右端用冰块冷却时,管内液体将: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移动 (D)左右来回移动
3.在298 K下,将液体水分散成小液滴,其热力学能:
(A) 增加 (B)降低 (C) 不变 (D)无法判定
4.在相同温度下,固体冰和液体水的表面张力哪个大?
(A)冰的大 (B)水的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5.在临界温度时,纯液体的表面张力
(A) 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确定
6.在 298 K时,已知 A液的表面张力是 B液的一半,其密度是 B液的两倍。如果A液在毛细管中上升1.0×10-2m,若用相同的毛细管来测 B液,设接触角相等,
B液将会升高: (A) 2×10-2m (B) 1/2×10-2m (C) 1/4×10-2m (D) 4.0×10-2m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 (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8.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哪一种性质不正确?
(A)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 (B)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大 (C)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 (D)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
9.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中,漂浮着一个足够大的水滴,当用一根内壁干净、外壁油污的玻璃毛细管接触水滴时,将会出现:
(A)水并不进入毛细管 (B)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管内一定高度 (C)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管的另一端 (D)水进入毛细管并从另一端滴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 (B) 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
(C)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
(D) 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二、判断题
1、溶胶是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 ) 2、长时间渗析,有利于溶胶的净化与稳定。( × )
3、有无丁达尔(Tyndall)效应是溶胶和分子分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 √ ) 4、亲液溶胶的丁达尔(Tyndall)效应比憎液胶体强。( × ) 5、在外加直流电场中,碘化银正溶胶向负电极移动,而其扩散层向正电极移动。( √ ) 6、新生成的Fe(OH)3沉淀中加入少量稀FeCl3溶液,会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盐溶液则又会沉淀。( √ )
7、丁达尔效应是溶胶粒子对入射光的折射作用引起的。( × ) 8、胶束溶液是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 ) 9、胶体粒子的扩散过程和布朗运动本质上都是粒子的热运动而发生的宏观上的定向迁移现象。( √ )
10、在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对电泳没有影响。( × )
二、填空题
1.界面吉布斯自由能和界面张力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2.液态汞的表面张力 g= 0.4636 N·m-1+ 8.32×10-3N·m-1·K-1·T - 3.13×10-7N·m-1·K-2·T2 在 400 K时,汞的 (?U/?A)T, V = 。
3.液滴越小,饱和蒸气压越 __________;而液体中的气泡越小,气泡内液体的
饱和蒸气压越 __________。
4. 300 K时,水的表面张力g= 0.0728 N·m-1,密度r 为 0.9965×103kg·m-3。
在该温度下,一个球形水滴的饱和蒸气压是相同温度平面水饱和蒸气压的 2倍,
这个小水滴的半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凡能产生正吸附的物质,其表面超额为 ____值,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增
加而 ________。
6.在 298 K时,正丁醇水溶液表面张力对正丁醇浓度作图,其斜率为-0.103 N·m-1·mol-1·kg,正丁醇在浓度为 0.1 mol·kg-1时的表面超额 G 为: 。 7.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是 。
三、问答题
1.新制备的溶胶为什么要进行净化?在溶胶净化的方法中,何谓渗析法?
2.分别说明憎液溶胶和大分子化合物溶液对外加电解质的敏感程度和所发生的作用。
3自然界中为什么气泡、小液滴都呈球形?
答:液膜和液体表面都具有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越低,系统越稳定,所以为了降低表面自由能,液体表面都有自动收缩的趋势。而球形是相同体积的物体具有表面积最小的一种形式,所以气泡和小液滴都呈球形。
四、计算题
1.某溶胶中粒子的平均直径为4.2 nm,设其粘度和纯水相同,为1×10-3kg·m-1·s-1, 试计算:
(1) 298 K时,胶体的扩散系数D (2)在1 s时间里,由于布朗运动粒子沿x方向的平均位移()
2.由电泳实验测得Sb2S3溶胶在电压为210 V, 两极间距离为38.5 cm时,通电36 min12 s,
引起溶胶界面向正极移动3.2 cm,已知介质介电常数为8.89×10-9 F·m-1,h= 0.001 Pa·s,
计算此溶胶的电动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