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雕塑制作过程---精品资料

石膏雕塑制作过程 方法一

1、简介

陶瓷器的发明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但在早期,陶瓷器的生产工艺是非常落 后的,甚至直接用手把泥拉成坯。生产速度极慢,产品质量不稳定,非常粗造。直到近代,尤其在解放后,生产工艺才得到很大改进,变为利用模具制坯 ,也就是根据设计,用石膏制作一个凹型的模子(也有少数凸形的),然后将 陶土或瓷土放在这个模具中进行制坯,这样,最快的只要几秒钟即可完成一只产品,而且大小、形状完全一样,质量也有保证。

2.石膏的性质

石膏比较容易加工,不需要专用设备,只要一把刀和一把纸片或木片,再加上些肥皂水作隔离剂就可以了。为了掌握和使用好石膏,必须先了解它的性质。石膏粉,在化学上称半水石膏或烧石膏(2caso4·h2o),是由 自然大量存在的石膏矿caso4·2h2o加热到150℃~170时失 去所含结晶水的3/4而变成的。烧石膏一旦与水混合成糊状物后就很快地凝 固,重新变成caso4·2h2o。我们就利用石膏由流动的液体转化为固 体的可塑性,制作模具和烧制作品。整个的反应过程约十五分钟,还会产生一 定热量。石膏粉和水的比例大约2∶3,水分太多了,凝固后的牢度较差;如果需要强度大,就多放石膏粉。由于已凝结成固体的石膏是不能再用的,石膏由液体凝结成固体,又有时间上的限制,所以在拌石膏时,从开始到烧制成形的动作必须迅速,还要事先 估计好石膏的用量,需要多少拌多少。石膏粉和石膏制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极强的吸水性。陶瓷厂就利用这一特点创造发明了注浆成型法制造坯体。但这也是石膏粉的一个缺点,储放 的时间不能过久因为空气中或多或少总有些水分,尤其在雨天和黄梅季节,石膏粉中的水分会增加,它的质量也就差了。这将降低它凝固后的牢度,加快它凝结的时间,拌好不到几分钟即成了硬块。到最后,石膏根本不会凝结。

3、五角星模具的制作

用高强的钢材还是用小刀来加工制作石膏模具,它们的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制作方法: ①根据需要的大小,在一块平整板上,用机械制图方法,画出一个五角星的图形。 ②在五角星的中心处,竖一根所需高度的细木棒。 ③用雕塑泥或橡皮泥按五角星的图形塑一个立体的五角星。塑时应注意木 棒的顶点与五角星尖端连接的五条棱、组成这五条棱的十个面保持平整和成直线。④用较硬的卡纸或薄木片,在五角星的四周距1~2厘米的地方围一道墙,使石膏限制在 这一范围,不致流失浪费。同时可根据设计要求,使石膏凝结 成各种形状的石膏块。 ⑤搅拌石膏,一般可用搪瓷面盆和搪瓷碗。将石膏粉均匀地撒入水中,直 至石膏粉与水基本上相平时为止。撒石膏粉必须迅速均匀,撒好后又必须等石膏粉全部吸透水分后才能搅拌否则容易产生疙瘩。搅拌时,如用的是小碗,只要用两个手指就可以。如用的是面盆,要用撑开五指的 整个手掌来回地用力搅拌。石膏浆必须经过充分搅拌后才有粘性,搅拌好的石膏浆,表面往往飘飘浮着一些泡沫,必须设法除去。否则模具的表面 就会留下泡沫所产生的气孔,影响模具和浇制作出来的成品的光洁,面的过程 必须抓紧时间完成,使下步制作时间可以比较充裕,并且缩短制作的时间。因 为石膏粉与水相遇后的凝固时间是有限制的。⑥将搅拌好的石膏粉,轻轻地倒入一部分五角星上面,让它自己往下流动 ,没流动到的地方,可再倒一些石膏浆,或用手指轻轻地触动一下,使石膏浆 将整个五角星淹没。还应注意在石膏浆中不要留有空气,然后轻慢地 将

石膏浆倒入“围墙”内,并与“图墙”一样高。这类小型的模具,一般单用石膏就可以;如需增加它的牢度,可加一些水泥,但必须用500 号以上,比例上不可超过百分之三十。大型的模具还需要在模具中间加一些粗 铅丝或钢筋以及麻丝,以增加模具的强度和拉力。⑦经过一刻钟左右,感觉到石膏有些温热,这就说明石膏的化学反应已完成了。再过一会儿,用指甲刻一刻,以测定石膏是否达到应有的硬度,如果可以了,将泥挖去。这样模具就完成了。模具最好干透后再用,这样可使牢度进一步加强。

4、用石膏浇制五角星

用石膏来浇制作品,必须将石膏模具进行适当的处理。先把干透的石膏模 具涂刷两次虫胶液(泡力水),以对多孔的石膏表面进行封闭处理。在翻制时候,还必须涂刷隔离剂,使浇上去的石膏不会与模具粘结在一起。隔离剂有软皂、普通肥皂、凡士林和油类等。凡士林和油类没有软皂水性好。凡士林太厚,将影响模具的精致程度。凡士林的油类还吸灰易脏,影响作品的质量。 肥皂水的做法——将肥皂切成薄片,放在水中加热熔化即成。 尤其是新的模具或长期没有使用的模具,肥皂水最少要涂刷五、六次以上,直到手感异常润滑才能浇制。以后每翻制一次就要涂刷一次,切不可忘记。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才可以浇制。浇制的方法: ①将搅拌好的石膏浆先倒一小部分模具里。因为它是液体,会流集到低凹 处,所以必须用“搪”的方法,使模具的每一处,包括每一个角落,都能搪到石膏浆。②将余下的石膏浆倒进模具。一般小型的,就浇实心的,也就是倒满模具 ;大型的,就浇空心的,否则石膏太浪费,分量也过重,牢度也不 见得好。空心的浇法也是用“搪”,使石膏浆的转动的模具里慢慢地凝结。这 样搪三、四次,石膏的厚度达到一厘米左右就可以。如要增强牢度,可在里层 贴一层麻丝。 ③五角星的角尖,在脱模时非常容易被震断。可以在浇制时,放进几根粗 铅丝和一层麻丝,以增加牢度。④等到石膏完全结实后,就可以脱模,这是成败的关键。虽然已涂了隔离剂,但石膏模具和五角星之间还是贴得非常紧密,加上空气压力的作用,更加不容易脱开。脱模的方法是用一个小木锤或木块轻轻地敲打,以震动模具,最后使它们分离开来。这一阶段必须耐心仔细,不可急于求助,否则可能前功尽弃。凡新的模具,脱模一般都比较困难,用的次数多了,脱模就比较容易。

5、简易块模的制作方法

上面所讲的模具,比较简单。我们通过制作,从中了解了一些模具的基本 知识和制作方法,以及各种材料的性能。如果需要翻制一件较复杂的作品,则分两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的可能要分几块到十几块,甚至几十块,但无论 分几块,它制作的原理还是相同的。现在介绍一种分三、四块的模制作方法: ①如陶猪,假使将它的脚稍修改一下,就只需要分成三 块。 ②将设计好的分块的地方,画线作好记号。然后将两根比较结实的细线, 用胶水固定在分割线上用线的三个头留在外面 。再涂刷几次肥皂水。 ③将搅拌好的石膏浆甩糊上去。动作必须迅速,而且不准移动这三根线和 它的线头。石膏加到2厘米左右即可。 ④等石膏将凝固而又没有完全凝固的时候,将三根头轻轻地迅速拉起来,就分成三块。这必须掌握时机,过早过晚都不行。 ⑤等石膏完全结实后,先不要脱模,用刀将它们的表面尽可能修理平整和 光滑些,再涂刷二次肥皂水。 ⑥在模具的三分之一处,用泥条竖一圈围墙。 ⑦在泥墙上面糊2~3厘米的石膏,这是第二层模块,也就是托模 。最好在里面加圈铅丝,以增加它的拉力。 ⑧等石膏结实后,先将托模取下,再取里面的三块。放的时候正好相反, 先将托模放好(这时托模象一只碗,然后再把里层拓块模具依次放进去即可,这样不用绳捆扎就成了一个整体。不过,因为这种方法不用榫眼。用起来容易移动,所以必须仔细小心。

方法二

1、插片:找些薄薄的铁皮来。沿着泥塑的高点把铁片插进去。插片是为了后来可以把石膏模分开。所以分几半和怎么插都不是固定的。视情况而定。

2、在泥塑表面先喷点肥皂水。要热的。稀释过的。

3 、把买来的石膏粉或水。一遍一遍的洒在泥塑上面。 石膏和水比例大概在1比1左右。、

要分好几遍洒、第一遍比较稀、以后一遍比一遍稠。 在第一遍的时候可以再石膏水里面加点色精。以便后来可以区分厚度、还有每遍各个地方的厚度尽量一样。而且最好做的工整点。

4、等其干了以后。就可以在插片的地方。一点一点把几半石膏模分开。把里面的泥吧冲洗干净

5、 在石膏模上涂上热的肥皂水。不能有泡沫、最好石膏模之前要保持湿润、

6 、可以再石膏模具里面加点钢筋,缠上麻丝。先在关键地方撒上一定的石膏水。

7 、合模, 把几半模拼合起来。把边缘地方用麻丝裹上石膏水封上。

8 、把石膏模倒过来。开始注石膏水了。也是一比一左右的比例。可以适当的稀点,可以流动就可以。

等快满了。再用麻丝平平的裹上石膏水把底座部分填满、弄平。

干了以后再用凿子把磨具敲碎。就可以得到一个石膏雕塑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