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从地理角度说明旅游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 2.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3.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其中目标3是重点难点。
二、学习过程
(一)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旅游业:是联系旅游主体(旅游者)和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
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它不仅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现代旅游的发展呈现的特点: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
乐化。
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组成。游是核心,六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 (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2.旅游业促进文化繁荣。 3.旅游业促进社会进步。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右上知识网络图)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重点)及旅游景观欣赏
1、旅游资源的评价
四方面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 内容 旅游资源的价值首先取决于资源质量(即自资源价值 身美学价值、科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高低),还与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有关 交通条件 客源市场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通过影响经济距离和游客心理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旅游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客源市场的距离。旅游者出游受经济距离(游客规范术语 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质量高 景点类型多样,集群状况好 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或景点重复,有相似景观,地域组合差) 临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 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或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较远) 第 1 页
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的影响 。旅游地的经济距离越长,旅游需求越低;旅游者的经济收入越高,出游的经济距离越长 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现有的接待能力,也要修建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位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 2、旅游景观欣赏 (1)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观赏位置 旅游景观 峰峦 远望 高处 丘陵地区的梯田 江河、大海 故宫 平视 近看 俯看 置身其中 城市中的湖泊 较小的湖沼、池塘 山水组合景观 观赏效果 雄伟、奇特 高低错落、线面结合 旷景 宏伟气派 小巧精致 水中倒影之妙 船动山移、如游画中 (2) 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如沙湾飘色、广州花市、龙舟赛等。 景观类型 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北京西山观红叶——金秋时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月前后;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 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 (四)旅游活动设计 1、选择旅游地:主要考虑出游时间、交通状况等因素,确立旅游目的地。 2.合理旅游线路的选择
(1)旅游者的出游意愿和能力 (2)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3、保证旅游安全
(1)旅游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