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学习笔记

仅供参考,以书本为主

1.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成为窦口鼻道复合体

2 .利特尔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为鼻出血常见部位。此区称为:利特尔区

3 易出血区:从解剖学角度考虑,可以把颈内、颈外动脉和静脉系统在鼻中隔前下部形成的动脉和静脉血管网分别称之为Little动脉丛和Kiesselbach静脉丛,源于该区的出血很难区分动脉性或静脉血性,故临床笼统将该区称之为“易出血区”

4 击出性骨折:也称眶底爆折,是当眼部受钝器伤后,眶内压力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处骨折,骨折片、眶内软组织、眼肌等随之疝入上颌窦

5 Widal三联症:鼻息肉伴哮喘患者若同时伴有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则成为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症或称为Widal三联症

6 鼻石:异物滞留时间长,炎性渗出物蒸发、浓缩分解出多种无机盐类,病逐步沉积于异物表面构成异物的外壳。这种以异物为核心的“结石”。

7 眶尖综合症:蝶窦炎引起可波及视神经孔和眶上裂,此时可出现眶周皮肤麻木、上睑下垂、眼肌麻痹、复视甚至失明等症状,称之眶尖综合症。

8 鼾症:又称打鼾、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是在睡觉时由于呼吸受阻舌与软腭颤动而产生的粗重的声音。(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并心率失常) 9 外鼻软骨支架主要由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组成

10 危险三角: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成为危险三角,此面部静脉无静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11 面部的神经:运动神经为面神经,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一些分支,既筛前神经、滑车上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 12 鼻腔的外侧壁由上颌骨、泪骨、鼻甲骨、筛骨、颚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 13 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较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部位 14 鼻腔粘膜:

嗅区粘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支持细胞,基细胞及嗅细胞构成

呼吸区粘膜:鼻腔前1/3自前向后的粘膜上皮是: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假复层柱状上皮,鼻腔后2/3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后者由纤毛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

15 鼻腔的神经:包括嗅神经、感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自主神经(包括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深神经)副交感神经来自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两者在翼管内组成翼管神经

16 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 上颌窦:为4个鼻窦中最大者,平均容积为13ml,有5个壁。

? 前壁:尖牙窝 眶下孔

? 后外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近翼内肌,故上颌窦恶性肿瘤侵及此肌可

致张口困难。

? 内侧壁(鼻腔外侧壁下部):上颌窦裂孔

? 上壁(眼眶的底壁):故上颌窦疾病和眶内疾病可相互影响。 ? 底壁(牙槽突):与第二双尖牙和第一、二磨牙关系密切。

? 筛窦:又称筛迷路。被中鼻甲基板分为前组筛窦和后组筛窦,前组筛窦开口引流于

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上鼻道。

? 外侧壁(眼眶内侧壁):由泪骨和纸样板组成。 ? 内侧壁(鼻腔外侧壁上部):附有中鼻甲和上鼻甲。 ? 顶壁:筛顶上方即为颅前窝。

? 下壁:即中鼻道外侧壁结构:筛泡、钩突和筛漏斗等。 ? 前壁:额隐窝 ? 后壁:即蝶筛板

17 鼻窦引流: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引流均位于中鼻道。后祖鼻窦包括后祖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引流至上鼻道,后者窦口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18

鼻腔、鼻窦及其被覆上皮的结构赋予鼻腔特殊功能,如通气、过滤、清洁、加温、加

湿、共鸣、反射、嗅觉。

19 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生理性鼻甲周期 .20 鼻腔的反射功能有:鼻肺反射、喷嚏反射

鼻的检查法

1.体位引流法:通过判断鼻腔脓性分泌物的来源,确定患者是否有鼻窦炎及发病部位。嘱咐患者固定于要求的位置15分钟,若疑为上颌窦积脓,则头前倾90度,若疑为额窦积脓,则头位直立,若疑为前组筛窦积脓,则头位稍向后仰,若疑为后祖筛窦积脓,则头位稍向前俯,若疑为蝶窦,则需低头,面向下将额部或鼻尖抵在某一平面。另有头低位引流法:患者取坐位,下肢分开,上身下俯,头下垂近膝,约10分钟后坐起检查鼻腔,视有无脓液流入鼻道上颌窦—头前倾90度,患侧向上 额窦—头位直立 前组筛窦—头位稍后仰 后组筛窦—头位稍前府

蝶窦—低头、面向下将额部或鼻尖抵在某一平面

鼻的先天性疾病 脑膜脑膨出

分类:囟门型:由筛骨鸡冠前方的盲孔处疝至鼻部者 颅底型:在筛骨鸡冠之后疝出者 病理:按膨出的内容物区分为三种:

脑膜膨出---轻者,只有脑膜和其中的脑脊液。 脑膜脑膨出----较重者,脑组织也膨出。 脑室脑膨出----最重者,脑室前角也膨出颅外。

1、鼻骨骨折治疗一般不宜超过10天,以免发生畸形愈合

2、击出性骨折:也称眶底爆折,是当眼部受钝器伤后,眶内压力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出骨折,骨折片、眶内软组织、眼肌等随之疝入上颌窦

3、击入性骨折临床表现:眼球突出,但是视力、眼球运动、瞳孔反射均正常 4 脑脊液鼻漏的手术适应症,适用于所有脑脊液鼻漏,包括 1 脑脊液鼻漏伴有气脑(颅腔积气)、脑组织脱出、颅内异物 2 由于肿瘤引起的脑脊液鼻漏 3 合并反复发作的化脓性脑膜炎

外鼻炎症性疾病

1、鼻疖的并发症:鼻翼或鼻尖部软骨膜炎、颊部及上唇蜂窝织炎、眼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

2、酒渣鼻的分期: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 3、急性鼻炎的并发症: 1、鼻窦炎 2、急性中耳炎

3、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 4、鼻前庭炎 5.其他感染 鼻腔炎性疾病

1、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要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