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习题讲解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习题

1. 假定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偏好和技术都完全相同。中国香港劳动力丰富,日本资源丰富。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1)画出中国香港和日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为什么它们的形状会是这样。 (2)在封闭条件下,两者的比较优势分别是何种商品?解释原因。

(3)在开放条件下,当中国香港和日本进行贸易时,根据H – O定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4)分别就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在图中标出两者的生产点,消费点,进口量和出口量以及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和开放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2. 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两者在下列情况下会从贸易中获得利益吗?解释并举例。 (1)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偏好不相同; (2)相同的偏好,但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同; (3)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3. 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为X=10LK。指出三种可以使企业生产出200单位产出的投入品组合方式。在每种情况下,企业的资本-劳动比是多少?如果工资率是每单位10美元,资本的租金率为每单位20美元,那么企业三中投入组合的成本各是多少?

4. 是什么决定了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你可以想象到两个国家的各部门都表现出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的情形吗?请给出解释。

5. 为什么两个国家封闭时的相对价格限定了国际贸易条件的范围?请给出解释。 6. 凹的和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分别反映怎样的成本递增/递减情况?

7. 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图示解释下列情况对某个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经济的影响:

(1)被隔离在新技术之外;

(2)本国居民无法与外国进行商品交换; (3)企业无法进行专业化生产。 8. 一些人认为,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美国的生活水平将要降至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试评论这一观点。

9. 考虑A、B两国的要素禀赋如下: 要素禀赋 A国 劳动力(百万工人) 资本存量(千台机器) (1)哪个国家相对资本丰裕? (2)哪个国家相对劳动力丰裕?

(3)假设商品S相对商品T属资本密集型,哪个国家在生产商品S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什么?

10. 澳大利亚土地辽阔,印度劳动力丰富。小麦相对于纺织品属于土地密集型商品。利用图示说明贸易前后这两个国家的均衡。随着这两个国家贸易的上升,哪种要素获益,哪种要素遭受损失?为什么?

11. 假设A国劳动力丰富。它能够生产两种商品X和Y,X相对于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画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并确定贸易前X和Y相对价格。现在假设一种新的技术

45 15 国 家 B国 20 10 使得资本能够更有效率地生产商品X,分析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能出现的变化,同时分析A国商品X相对价格的变化。这将会如何影响A国的贸易模式?为什么? 12. 论述H – O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及其联系。 13. 近年来,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许多国家对我国纺织品进口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请利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其原因,并对这一做法作出简单评价。

14. 假设一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其生产函数如下式所示: X=min (K1/3, L1) Y=min (K2/5, L2) 资源禀赋为:K=400,L=100

0.40.6

消费者偏好的效用函数为U=XY,据此计算: (1)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2)开放条件下,假设国际价格比为1/1,求两种商品的进出口数量; (3) 比较开放前后该国国民福利的大小。

15. 案例 (1)、案例名称:中美贸易

案例内容:

赫克谢尔—俄林理论:中美贸易 技术组(关键产业) 中国对美国 美国对中国 出口百分比 出口百分比 杂志、办公与计算机设备 4.8 7.7 高技术 客机及零部件、工业无机物 2.6 48.8 机械、涡轮机、油脂和石油 3.9 21.3 水泥、非电力探测锤和加热设备 11.5 4.3 手表、计时器、玩具和运动品 18.9 6.3 木制品、鼓风炉、生铁 8.2 1.3 造船和修船、家具和设备 4.1 2.8 香烟、摩托车、钢铁铸造 5.2 1.8 低技术 编织、羊毛、皮革加工和制成品 17.2 0.4 童装、非橡胶鞋 23.5 5.2 上表为中美1990年的贸易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一项旨在验证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的研究。研究者根据技术密集度将131个样本产业分为10组。第一组中的产业技术含量最高,而第十组的产业技术含量最低。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集中在高技术产业;第1组至第3组占美国对中国出口的77.8%。相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集中在低技术产业,中国对美国出口的40.7%集中在第9组和第10组。

(2)、案例名称:蜡烛工的请愿

案例内容:

在重商主义哲学盛行时期,保护主义蔓延,被激怒的法国经济学家Frederic Bastiat(1801—1851年),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压倒了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请愿的故事中,最成功地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现摘录如下:

我们正在经受着无法容忍的外来竞争,他看来有一个比我们优越得多的生产条件来生产光线,因此可以用一个荒谬的低价位占领我们整个国内市场。我们的顾客全都涌向了他,当他出现时,我们的贸易不再与我们有关,许多有无数分支机构的国内工业一下子停滞不前了。这个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太阳。

我们所请求的是,请你们通过一条法令,命令关上所有窗户、天窃、屋顶宙、帘子、百叶宙和船上的舷窗;一句话,所有使光线进入房屋的开口、边沿、裂缝和缝隙,都应当为了受损害的工厂而关掉。这些值得称赞的工厂使我们以为已使我们的国家满意了,作为感激,我们的国家不应当将我们置于一个如此不平等的竞争之中……仅仅因为或部分因为进口的煤、钢铁、奶酪和外国的制成品的价格接近于零,你们对这些商品的进口就设置了很多限制,但为什么,当太阳光的价格整天都处于零时,你们却不加任何限制,任它蔓延? 如果你们尽可能减少自然光,从而创造对人造光的需求,哪个法国制造商会不欢欣鼓舞?如果我们制造更多的蜡烛,那就需要更多的动物脂,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牛羊,相应,我们会见到更多人造草场,肉、毛、皮和作为植物生产基础的肥料。

参考答案

1. 参见教材P59-62的分析和阐述。 2.(1)会,由于相对价格差异存在; (2)会,这与教材中的阐述完全一致;

(3)不会,在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条件下不会发生贸易。 3. 仅举一种情况,L=2,K=10,这时资本-劳动比为5:1,成本为220

4. 在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资源禀赋决定了商品的资本-劳动比,如果两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相同,就可能出现相同的资本-劳动比。

5. 只有国际比价在两国封闭比价之间,两国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参加国际贸易才有利可图。

6. 向外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成本递减;反之表示递增。、 7. 可以参考教材图1-14的分析。(教材P31)

8.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前提是商品价格均等化,由于贸易成本和技术差异的存在不可能实现商品价格均等化,因此美国的生活水平不可能降至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 9. (1)B国; (2)A国; (3)B国。

10. 对于澳大利亚,土地获益;对于印度,劳动力获益。

11. 显然X商品的产量上升,Y的产量会下降,从而使得A国可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12. 重点指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H-O定理是基础,属于要素禀赋理论的静态表述,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是对H-O定理的深化,属于要素禀赋理论的计较静态表述,罗伯津斯基定理则强调要素禀赋的长期改变,属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动态表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区逐渐深入的分析,是有机的逻辑的统一。

13. (1)指出中国属于劳动密集型国家,利用H-O定理说明中国出口纺织品的必然性,说明一些国家的贸易政策是违背比较优势规律的。

(2)利用斯托珀-萨米尔森定理说明这些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那就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可能会导致该国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商品价格下降,进一步影响一些集团的实际收入,从而会影响政府制定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

(3)利用贸易的福利分析,指出贸易是双赢的结果,问题并不在于贸易,而在于贸易利益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