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详解版 - 毙考题

考研APP 毙考题

图3

根据题干“某语文教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可知,该语文教师的要求实际上是将课堂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因此,本题选D。 5.【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评价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依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把它分为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三种评价适用于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且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或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以作为某种资格认定或升、留级的根据。因此,本题选A。 6.【答案】A 【解析】这是道识记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制度中的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掌握情况。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了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和教育目的,即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本题选A。

选项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选项C,“立德树人”是

考研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考研APP 毙考题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选项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 7.【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类型的掌握情况。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是根据科学发展水平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从各门科目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知识,组成的品种不同的教学科目。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的文化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动物学和植物学分别属于生物学之中的两个科目,故而,虽然形式上存在两个科目的合并,但实质上还是强调生物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合并使生物学学科逻辑体系更趋完整。因此,本题选C。

选项A,融合课程,即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不同学科的)可以融合成为一门新的课程;融合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一种。选项B,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综合有关联的几门课程,形成跨越领域更广泛的课程。选项D,核心课程是与边缘课程相对的,在这里不切题。学校课程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共同核心课程,指全部的学习者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另一部分为边缘课程,指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环境的差异以及教育目标的差异而设置的有针对性的课程。 8.【答案】

考研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考研APP 毙考题

【解析】本题涉及课程理论与教学模式之间的联系,还涉及教育心理学(学习及其理论解释)的内容,答题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存在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即课程需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以奈勒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为学生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应当把教材看作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反映在教学中,他们主张学习是遵循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过程,即以“问题”为中心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应成为教学的中心。故而,形成了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重在训练学生通过搜集事实来建立理论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推理策略。因此,本题选C。 9.【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结构的掌握情况。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2~13个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

考研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考研APP 毙考题

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这个《方案》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因此,本题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掌握情况,本题涉及中外教育史(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依据在教育中的地位的不同,师生关系可分为: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帕克是美国教育家,进步教育运动的倡导人之一。他的教育革新措施以“昆西教学法”或“昆西制度”著称,其主要观点是: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他在师生关系上更倾向“学生中心”,因此,本题选A。

选项B,布拉梅尔德是美国教育家,改造主义教育的倡导者。改造主义教育不将教师视为绝对的权威,也不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伙伴,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劝说教育。选项C,赫钦斯是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永恒主义教育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选项D,梅伊曼是德国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验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师生关系上,更倾向于以教师为主。

考研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考研APP 毙考题

11.【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过程中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育史上,应如何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质教育论者与形式教育论者之间有过长期的论争。实质教育论以英国的斯宾塞为代表,强调教学应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科学的知识,在课程上要求以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为主。形式教育论以英国的洛克为代表,强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心理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由于对各种官能施加的训练不同,各种官能及其组成的活动之强弱也会不同,因此,重视教材的训练价值,课程上主要学习拉丁语、数学、逻辑及有关人文学科。故而,本题选C。 12.【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德育模式的掌握情况,本题也涉及教育心理学(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开创了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问题,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时,他强调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比自己当前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高出一个阶段的观点,以引起认知矛盾,激起学生进一步思索有关的信息,理解具有更高一级的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的立场,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因此,本题选A。 13.【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掌握情况,本题也涉及中外教育史(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

考研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