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2014)

第三单元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

1、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 )。

A 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 为正值,且不断减少 C 为负值,且不断增加 D 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2、无差异曲线上X、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3、商品X、Y价格与消费收入按相同比例下降,预算线( )。 A 向右下方移动 B 向右上方移动 C 不变动 D 转动 4、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

A 消费者收入 B 消费者偏好

C 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D 消费者收入和价格 5、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效用大小( )。

A 取决于它们的价值 B 取决于它们的价格 C 可以比较 D无法比较 6、无差异曲线为直线时,则两种商品( )。 A 互补 B 独立 C 完全替代 D 部分替代 7、边际效用递减是由于( )。

A 人的欲望是有限的 B 商品有多种用途及人的欲望的本身的特点 C 人的欲望的多样性; D 商品用途的多样性

8、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为dY/dX=-1/2,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放弃( )单位的X而获得一单位Y。 A 0.5 B 2 C 1 D 1.5

9、当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益用MUX为( )。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10、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为( )。 A 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移动 B运动到另一条效用水平更高无差异曲线 C运动到另一条效用水平更低无差异曲线 D 无法确定 11、商品价格下降引起的的收入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为( )。 A 沿着远有的无差异曲线移动 B 运动到另一条效用水平更高无差异曲线 C 运动到另一条效用水平更低无差异曲线 D 无法确定

12、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的减少的原因在于(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13、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商品的原因是( )。 A X商品有更高的效用 B X商品的价格较低

C X商品的紧缺 D X商品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14、任何一定量的边际效用可以说成是该量的( )。 A 总效用曲线的高度 B 边际效用曲线的斜率 C 总效用曲线的斜率 D 离坐标原点的距离 15、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边际效用( )。

A 达到最大 B 达到最小 C 为零 D 为正值 16、如果总效用始终以固定值增加,那么边际效用( )。

6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为零 17、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同 D 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18、若消费者低于其预算消费,则消费者( )。 A 没有完全用完预算支出 B 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 C 消费超过预算支出 D 处于均衡状态

19、当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时,其( )也保持不变。 A 均衡 B 所喜爱的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图 C 满足 D 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

20、某消费者消费A、B两种商品,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一倍,同时两种商品的价格也提高了一倍,该消费者的预算线将( )。 A 向外平移但斜率不变 B 向外移动但更陡峭 C 向外移动但更平稳 D 不变

21、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XY,下列(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A X=20,Y=5和X=10,Y=10 B X=20,Y=5和X=10,Y=15 C X=10,Y=10和X=30,Y=4 D X=10,Y=5和X=30,Y=4 2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23、假定以横轴度量X的量,以纵轴度量Y的量,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是因为( )。

A 商品X的价格上升 B 商品Y的价格上升 C 消费者的收入下降 D 以上三者都是

24、预算线上每一点所反映的可能购买的商品的数量组合是( )。 A 相同的 B 不同的 C 在某些场合下相同 D 以上三者都不对 25、在消费者均衡点以上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 A 大于预算线的斜率 B 小于预算线的斜率 C 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D 以上三者都不对

26、假定X、Y的价格PX、PY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

A 增购X,减少Y B 增购Y,减少X C 同时增购X、Y D 同时减少X、Y

27、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一定( )他所支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以上三者都不对 28、消费者剩余是( )。

A 消费过剩的产品 B 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 消费者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减去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D 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29、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曲线 C 收入-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7

31、消费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诸效用最大化均衡点的线称为( )。 A 收入-消费曲线 B 需求曲线 C 价格-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32、恩格尔曲线从( )导出。

A 价格-消费曲线 B 收入-消费曲线 C 需求曲线 D 差异曲线 33、需求曲线从( )导出。

A 价格-消费曲线 B 收入-消费曲线 C 无差异曲线 D 预算线

34、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

A 低档商品 B 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 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 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二、多项选择

1、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曲线的( )。 A 交点 B 切点

C 横轴截距相等之点 D 斜率相等之点 2、无差异曲线具有的特征( )。

A 向右下方倾斜 B 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具有较大的效用 C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D 是斜率为负的曲线 3、效用在如下情形可能是不同的,这些情形是( )。

A 不同的人对同一物品 B 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物品

C 同一个人对同一物品在不同的时间 D 同一个人同一物品在不同的地点 4、如果商品X对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XY小于X和Y的价格之比PX/PY,则( )。

A 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 B 消费者应该增加X的消费,减少Y的消费 C 消费者应该增加Y的消费,减少X的消费 D 该消费者没有获得最大效用 5、随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则( )。 A 总效用可能增加 B 总效用可能减少 C 总效用可能不变 D 边际效用减少 6、如果实现了消费者均衡,那么,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时一定有( )。 A 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B 实现了边际效用的最大化 C 最后消费一个单位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D 花费最后一个单位货币在任何一种商品上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三、判断

1、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将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不同。( ) 2、只要总效用是正数,边际效用就不可能是负数。( )

3、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利润。( )

4、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对每单位商品所支付的货币的效用,等于他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 )

5、当无差异曲线和预算曲线相交时,消费者从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

6、对于理性人来说,当物品边际效用已降到零时他不会再增加消费。( ) 7、总效用曲线是凸形的。( )

8

8、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

9、价格效应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总和。( )

10、效用是人们需要的商品的一种特性,它是客观的。( ) 11、在同一条预算线上,货币收入是不变的。( ) 12、无差异曲的形状越接近于直线,说明该消费者消费的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 )

13、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无差异曲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

第四单元 生产理论

一、单项选择

1、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递增 2、当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值时,平均产量( )。

A 递增 B、递减 C、达到最大 D、以上每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3、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 B 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C 平均产量小于边际产量 D 边际产量等于零

4、当生产过程处于生产第一阶段时,关于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 B 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递增 C 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先递增然后递减到与平均产量相等 D 平均产量始终大于边际产量

5、理性的厂商将让生产过程在( )进行。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一阶段或第三阶段 6、当处于生产过程第三阶段时,边际产量为( )。

A 负值 B 正值 C 零 D 不确定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B 只要平均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C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一定为负 D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平均产量就减少 8、以横轴表示劳动(L),纵轴表示资本(K),则等成本线的斜率是( )。 A -PL/PK B -PK/ PL C -PL / PL D -PK/ PK 9、等成本线平行向内移动,表明( )。

A 产量减少了 B 成本减少了 C 两种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减少了 D 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10、如果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无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 )。

A 增加投入 B 减少投入 C 无需改变投入 D 投入无法确定 11、等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平移,表明( )。

A 产量提高了 B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照相同的比例提高了 C 成本减少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照相同的比例下降了 12、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都表示( )。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9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的各种要素的价格是不能变化的 C 不管投入的各种要素的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13、规模报酬递减是在( )的情况下发生的。

A 按比例投入生产要素 B 不按比例投入生产要素 C 连续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其余的生产要素不变 D 不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增加其余的生产要素的投入

14、如果连续的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产量曲线与( )相交。

A 平均产量曲线 B 总产量曲线 C 纵轴 D 横轴 15、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情况首先发生的是( )。 A 边际产量下降 B 平均产量下降 C 总产量下降 D 以上都有可能

16、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基本前提是( )。 A 连续的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 生产的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C 可变投入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的限度 D 以上都是 17、等成本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焦点逆时针运动表明( )。

A 生产要素Y 的价格上升了 B 生产要素X 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Y 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X 的价格下降了 18、生产的第二阶段始于( )止于( )。 A APL=0,MPL=0 B APL=MPL,MPL=0 C APL=MPL,MPL<0 D APL>0,MPL=0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 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20、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3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 )。

A 1/3 B 3 C 1 D 6 21、生产理论中的扩展线类似于消费者理论中的( )。

A 恩格尔曲线 B 收入-消费线 C 价格-消费线 D 预算约束线 二、多项选择

1、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助生产的各种手段,包括( )。

A 资本 B 劳动 C 土地 D 企业家才能 2、关于生产函数Q=f(L,K)的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 )。 A 开始于APL 开始递减处(即APL的最高点),终止于M PL为零处

B 开始于APL曲线和M PL的相交处,终止于M P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C 开始于APL 开始递增处,终止于M PL递减处 D 开始于APL 开始递减处(即APL的最高点),终止于开始递增处

3、对于生产函数Q=f(L,K)和成本方程C=w·L+r·K来说,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 )。

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