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景物描写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观摩课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设计

学科:八上语文 课题:《学习描写景物》 教师:胡枫

时间:2018.11.9下午 地点:报告厅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和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通过观赏美景与分析习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之情。 教学重点:

1.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学会运用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新意的表达。”本课题是学习描写景物,关键是要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特征?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练就的观察能力。所以,一方面我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汲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艺术素养;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这样一定能触发他们的灵感和激情。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课前准备:观察家乡一景。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谈作文,老师探原因,思对策来导入本节课。。 二、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1.学生打开课本62页,自主学习第三单元写作,并思考: (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哪些特征? (2)描写景物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3.多媒体出示一篇学生习作的片段(改写《与朱元思书》),要求学生多

角度对景物描写来进行品评。

(投影显示 )树叶轻摇,水波不惊,天空一碧如洗,这里一份大自然的静谧美好

令人无欲无求。山是满眼无穷无尽的绿,与天相接的地方,绿映着蓝,蓝衬着绿,显得那么舒服。突兀的山岩在山腰里探出来,松柏从岩石的缝隙中挤出来,伸展着腰身,似乎向我们宣告着“如履平地”不过是看家本领。这一座座山峰都像比赛似的争着向上,争着高耸,笔直指天,大有俯瞰天下事的霸气。泉水自山中沟沟壑壑之处流淌,泠泠淙淙穿过乱石,像光芒四溢的水晶,又像是在母亲富春江照看下欢快嬉戏的孩子。

2.师生交流: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山水小品文和一些名家散文,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教师总结:(投影显示)

(1)细致观察,讲究写景顺序。(定点观察、移步换景观察、时间变换观察)

(2)抓住景物的特征,准确用词。(形状、颜色、声音、气味) (3)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景物(修辞手法、调动视听等多种感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远近高低结合、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4)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心感受,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品味练笔,写法指导 教你几招:(1) 加修饰语。

(2) 运用修辞手法。 (3)融入作者的感受。

四、学习迁移,自我创造

作文固然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呕心沥血的创作。现在,检验你们是否真正掌握方法的时候到了。

小试牛刀:观察一组巢湖郁金香高地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

(1)运用写法指导,扩写句子来抓住景物特征。

(2)学生自选角度,描写一段郁金香高地美景的文字。(200字左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