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阅读文献综述初稿

关于图画书在小学低年级教学应用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对图画书的理解 1.图画书的定义

关于图画书的概念,在我国有这样几个叫法:“图画读物”、“图画故事书”、“画书”、“小人书”,也包括“连环画”。《辞海》中将图画书归入图书,对图书的解释:“书籍、期刊、画册、图片等出版物的总称”。《教育大辞典》中将图画书归为儿童读物的范畴,所谓的“儿童读物”指的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知识读物自然科技和文史知识读物、图画、连环画、游戏样式读物等的总称”。 而图画书在英文中叫“Picturebook”,在日文中叫做“绘本”, 由于“图画书”这一名称综合中西称谓的优点,因此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相应和认同。也有不少研究者对图画书的概念作了界定。最为有名的当属日本的世界知名图画书专家松居直先生的看法,他认为:“现代的被称为‘图画书’的读物,并不是有很多插图的儿童书,而是指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的形式。所谓‘图画书’,文和图之间有独特的关系,它以飞跃性的、丰富的表现手法,表现只是文字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英国儿童文学研究者利利安·H·史密斯认为,看画就能明白故事是儿童图画书的基本品性,图画是儿童图画书故事的重要表态媒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长运指出,“图画故事书是以图画为主,配合较少文字或没有文字,讲述故事的一种幼儿文学,一般有几幅或者十几幅跳跃式或静态画面,配合简短、浅显的语言,来完成一个故事世界的塑造。另外,关于图画书的定义,比较常见的还有林敏宜、我国学者柯南等人的说法。

2.图画书与插画故事书的不同

图画书与日常生活中所提的“插画故事书”有所不同,从学者们对图画书的定义中可以清晰地觉察到这一点,图画书指书中的“图画”为整本书的一部分,而且“图画”在整本书中扮演鲜明、活泼的角色。有不少公认的图画书佳作是“无字书”,但一样地传递表达信息。(由图画书爱上阅读 3页)松居直先生曾用两个简明的公式深刻道出绘本与插画书二者不同的图文关系:“文x图=绘本”,“文+图二插画书。”公式一说明绘本中图画是主体,不仅具有叙述性,而且作为主要故事情节的载体而独立存在,对故事叙述的完整性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公式二说明插画书(illustratedbook)的叙述性建立在文字基础上,书中的插画旨在“对正文内容作形象的说明”,去掉插画不影响故事的叙述完整性。连环画中的图虽比插画书增多,但叙述主体仍是文字(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的个案研究)图画书的图文关系是图画书的特质,也是研究者们所研究的热点问题,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家怀特采用“统一体”这个词来说明图画书是一种既不属于绘画,也不同于语言的独立范畴。(由图画书爱上阅读 5页)关注这一问题将有利于我们更深入正确地理解图画书的本质,有利于我们在阅读和教学中深入地体会图画书的精妙。

一、 图画书阅读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关于图画书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康长运认为:图画书的表达系统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相契合,这为儿童的图画书阅读提供了基础;图画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能够帮助儿童理解图画书中的各种形象;图画书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不仅依赖儿童对图画和文字两者的理解,还依赖对两者相互交叉关系的理解;图画书阅读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这是儿童发展阅读能力,迈向成功阅读者的第一步。因此,图画书对学前儿童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社会化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还有一些国内外研究表明,图画书阅读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3-6岁汉语儿童图画书阅读行为发展研究》指出日本的Toyama一Noriko研究了亲子共读图画书中母亲提供的信息和帮助幼儿认识词汇的方法。Niew和Bruner(1978)在对一对母子进行10个月的研究中则发现母亲在图画书阅读中会出现更多的标识命名物体行为(Labelingobjeet),并为幼儿所作的命名提供结果性的反馈,而这无疑会帮助幼儿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使用词汇和语言。还有Wells(1985)、Snow和Goldfield以及Moerk、Payne、Sulzby等等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朱从梅等在对我国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图画故事书的阅读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儿童聆听图画书中的故事时,儿童开始密切注意语言本身,他们反对阅读者企图更改钟爱的书中的词语和在自己虚构的故事和模拟表演中采用了故事中的语言。父母给孩子朗读故事,“可以让儿童接触到新的词语和熟悉词语的新用法,??从喜爱的故事中接触新词,有助于儿童记忆并发展了对词汇的理解。??获得对叙事结构的理解及什么是故事的一种直觉。” (3-6岁汉语儿童图画书阅读行为发展研究) 李林慧的博士论文中提到:图画故事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促进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证:提出意义建构与多元模式的读写能力概念新变化;在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图画书阅读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多元模式意义建构;图画故事书阅读可以在互动中为早期读写能力发展创造机会;

张燕子在她的硕士论文——《幼儿的图画书阅读特点与家庭的阅读教育研究》中提到:不少学者认为图画书阅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享受过程,也是一种日常性的生活化的活动,它除了集语言、艺术教育功能于一体外,对于幼儿的心理辅导也有着特殊的功用。图画书作为阅读治疗的工具已经在心理辅导界得到了实施运用,它最早运用于古希腊的图书馆内。1812年,美国Dr.BenjaminRush最早建议病人以阅读小说的方式来治疗心理问题。阅读治疗的是一项心理治疗策略,其实施是在精神科医师或咨询师的督导下,提供给当事人一系列阅读材料,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物,协助当事人解决个人问题。阅读治疗的功能是透过个人对书中角色的认同,净化情绪,获得新的洞察,进而改变行为和态度,发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传达新的学习态度和价值。

从以上可以看出,图画书对儿童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社会化、良好习惯的培养、观察力及审美能力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图画书阅读还是加强亲子交流的良好方式。此外,在富有情趣的图画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可以使儿童的身心得以放松,儿童可以从图画书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可以说,图画书也具有娱乐休闲的功用。在对图画书的价值肯定的同时,很多学者还将图画书运用到心理治疗方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图画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及实践

在图画书阅读教育价值的讨论中,凯瑟琳·L·弗莱彻(KathrynL.Fletcher)、爱莲·里斯(ElaineReese)(2005)认为,图画书阅读能促进孩子潜在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及文学素养的发展。康长运在研究中进一步总结了绘本阅读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绘本阅读,幼儿的语言理解水平增高;词汇更丰富;表达更流畅。绘本阅读还有利于儿童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社会化发展;促进幼儿想象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上述理论研究无疑为绘本阅读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另外,在《小学低段图画书教学研究》中指出:从教育部200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提出的目标发现在小学,尤其是在在小学低段进行图画是非常适合的,是很意义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关心当代文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程课标》对小学低段的阅读教学

提出的目标来:第一条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第三条指出:“借图画来阅读。”第六条和第七条分别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获得逐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文字之美和图画之魅完美书具有在小学低段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诸多优势,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补充辅助材料。

从学龄上看,己有绘本阅读教育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从地域上看,国外教育实践的开展早于国内,我国港澳台地区比大陆起步早。麦克唐纳等对7、8年级学生绘本阅读课程实施进行观察,认为教师适时的干预和引导,有助学生与文本、与他人的互动。阅读兴趣是影响绘本阅读教学开展的关键因素。教师应当允许学生选择自愿参与绘本阅读活动,在活动中自主选择绘本。适当放权后,学生更愿意用写作、演讲、音乐等形式与他人分享读后感。

在大陆的教育体系与框架内,深圳南山后海小学第一个用校本课程推行绘本阅读。该校将绘本阅读定位于快乐。其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积累知识、激活思维、滋润爱心·强壮精神、健全人格、提升素质、健康发展。教学遵循分享原则,避免过多教导。选书时以儿童为本,以审美功能为主,充分考虑儿童的阅读兴趣,寓教于乐,着眼于儿童的精神成长。教学形式尊重儿童的选择,教师以引导为主,让儿童主动参与,。采用表演、绘画、讨论等进行教学效果检测,尽量避免强制性地要求儿童写阅读心得。

“九七”回归后,香港教育统筹局把阅读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2002开始把儿童文学纳入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成立绘本工作坊,以评估绘本给香港小学语文教育带来的影响。香港因其“开放的学习材料”而大力开拓绘本阅读教学,其课程主要取向在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思维训练、品德情意、人格发展、认识社群、创作等能力。③

很多老师和专家对小学开展图画书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进行了一些探讨:台湾教育专家赵镜中、赖玉连指出:“要把图画书自然融入教学,用图文来讲故事,在每个单元学完后补充图画书故事的教学。”张学清提出了图画书“读写绘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还指出:“学生在进行图画书快乐阅读的同时,要加强听、说、读、写等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两者缺一不可。”赵飞君结合图画书对小学低段怎样开展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研究,提出:“要把图画书作为学习语言、发展想像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探究能力、享受快乐和感动的蓝本。”沈颖洁指出在图画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图画书的“意味”、“趣味”、“风味”,并且对如何设计提问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张永杰对图画书教学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了探讨;余耀认为图画书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最佳入口,能给我们带来阅读教学理念上的变革,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更深地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陈晖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图画书的讲读艺术,还有老师谈到了图画书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等。同时,王林指出:“图画书教学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图画书不能取代教材图画书是“副食”,而教材是“主食;学生不能因图画书荒废了对文字的阅读图画书在各年级的教学应该有所不同,年级越高,图画书在阅读中所占的比例越低。” 参考文献

赵镜中,赖玉连.兴趣源子丰富的“课文”形式[J].人民教育,2007(12):31-33

张学清.“读写绘一体化”图画书教学例谈[J].江苏教育研究,2007(05):46-47

赵飞君.以”绘本阅读”为载体的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J].上海教育研,2007(02):88

王林.图画书教学的行走之道[J].人民教育,2007(02):70-71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但这些资料对本课题的研究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