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2017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18.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色拉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色拉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所示. (1)试管中加入的水和色拉油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 质量 相同.(选填“体积”、“质量”)

(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加热时间 来反映的.

(3)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 温度 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末温/℃ 水 200 20 6 45 色拉油 200 20 6 75 4(4)根据表中数据算出加热6min水吸收的热量为 2.1×10 J.

3

(5)色拉油的比热容是 1.9×10 J/(kg?℃).(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分析】(1)比较水和色拉油的吸热能力,要控制水与油的质量相等、初温相等; (2)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出来;

(3)由Q=cm△t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小; (4)根据Q=cm△t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5)已知色拉油与水加热的时间相同,因此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Q=cm△t的变形公式求出色拉油的比热容. 【解答】解:(1)为了便于比较水和色拉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除让水和色拉油的初温相同外,实验前还必须控制水和色拉油的质量相同;

(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

(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中,我们控制水和牛奶的质量相同且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所以我们是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加热6min水的温度变化量为△t=45℃﹣20℃=25℃;

34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J/(kg?℃)×0.2kg×25℃=2.1×10J; (5)因为加热6min水和色拉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由Q=cm△t可得:c=

==1.9×103J/(kg?℃).

故答案为:(1)质量;(2)加热时间;(3)温度;(4)2.1×104;(5)1.9×103.

19.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进行实

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L1或电流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 0.52 A,I= 1 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I=I1+I2 .(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采用了更换不同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用改变电源电压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 【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分析】(1)连接电路时,为了安全,开关必须断开;

(2)根据并联电路特点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灯L2发光说明灯L1支路不可能短路,结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可知L1支路断路;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应从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来入手,得出除了更换不同灯泡之外,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2)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L1支路不可能短路,只能是断路,即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或电流表断路.

(3)由图可知,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