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途径的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校合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途径的探究

作者:敖兰花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10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所谓习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联系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小学年龄段是个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一般习惯还正在形成,可塑性极大,所以从小学低年级起老师就要去歪扶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树立家校共育观念,提高家长教子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鞭长莫及的,特别需要家长的有力配合,因此树立家校共育观念,提高家长教子水平,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如我校利用家长学校向广大家长授课,以《父母课题》为主教材向家长传授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知识,学校举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来调动广大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积极性,更新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改进科学的教育方法 。

二、以贯彻双规为重点,以德育科研为指导,开展多种家校共育活动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是我们对学生宣传的第一个渠道,另外我们通过教室板报、红领巾小广播、升旗讲话等渠道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宣传,为了更好的贯彻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课题研究计划,先研发制定并下发了“江城第十三小学养成教育活动方案”,接着又根据各年级段制定了“江城第十三小学十大好习惯”,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行为习惯要求。通过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江城第十三小学十大好习惯》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通过下发“好习惯培养活动方案”“培养好习惯倡议书”“调查表”等等向家长宣传好习惯培养的目标和方法,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共同培育孩子,形成家校统一。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内化

主题活动是儿童最喜爱的教育形式,学校通过开展“好习惯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认识活动——宣传活动——体验活动——评比活动”四个环节对好习惯进行内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注重榜样示范、检查、评比和表扬,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及巩固

华东交通大学王东华先生认为:习惯的培养更多的要靠潜教育。我们认为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他周围的成人身上找到“影子”。如果身处孩子周围的父母、老师有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习惯就非常容易,因此父母、老师等长辈们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言传身教。

三、加强对家庭中培养习惯方法的指导,强调家校共育环境的协调性 (一)举办家长开放日,共同探讨教子方法

首先鼓励家长参加学校大型的文体活动,让家长走进班级,融入学校,与老师面对面的探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我校举办《弟子规》合家欢比赛,综合性文艺节目等,然后利用家长开放日表彰好习惯“明星学生”“明星家长”“明星家庭”,使家校合作促学生幸福成长。活动中家长之间交流互动,切磋教育孩子的经验体会,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激发和培养家长强烈的教子兴趣,提高家长关注孩子教育的热情,增强家长教子的自觉性。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家校合作的交流方式

网络时代最大的便利就是交流自由、资源共享。我校的校讯通、微信平台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交流途径。老师们把自己精彩的文章、教子方法、教子小诀窍等传播到微信上与家长分享。在平时的教育中学校主要通过校讯通指导家长结合《父母课堂》用书来教育子女。与此同时手机短信也为我校家校沟通提供了更便捷的联络方式。通过家校互动短信平台,将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家长和老师互通学生的各种情况、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纠正,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微信、校讯通平台不仅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带来了一片新天地,还大大提高了家校合作的交流方式。

(三)规范学生档案资料,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家校联系卡是一种教师与家长书面联系很好的方式。结合培养学生“十大好习惯”活动方案,学校每月发放家校联系卡,让家长、教师结合孩子日常的行为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和学校这两个不同环境中习惯养成的表现是否一致,从而避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另外在班级里我们为每个孩子建立“成长的脚印”成长档案,每学年一册,每月与家长沟通一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提高自我机会,同时为家校提供一个记录孩子成长脚步的平台,便于老师和家长都能系统的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表扬优点改正缺点。

四、改变对家教工作指导的被动局面,强调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性

家教指导的被动性,主要表现在家长的依赖性和教师的排他性。家长们认为,教育学生是老师的事;老师则认为,学生就要听老师的,有的家长教育不好反而起反作用。其实两者都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片面性,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和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为此,学校努力寻找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结合点,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沟通,特别强调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性。首先是坚持开门办学的方向。通过问卷调查、发放公开信、设立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学生广泛宣传108种好习惯,听取家长对我校开展“十大”好习惯培养工作的意见,建立并逐步完善学生在家行为习惯评价表、家校联系卡、家长反馈卡的使用管理制度,让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与管理。其次是把家长请进来,变过去的被动指导为主动交流。

总之,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家校共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创设适合学生养成教育的环境,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文明守纪习惯、勤奋学习习惯和良好生活自理习惯等,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一定会更加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有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