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精选
1. 平面镜成像
1.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 则像将 移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1) 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
(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 3..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凸透镜成像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原放置
玻璃板处
B A 图甲 纸张 图乙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烛焰 透镜 光屏 (填“上”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 ②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移动。(填“左”或“右”)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3.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
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 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22甲),看到手指 的像;
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22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来源:学.科.网]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光屏上像到凸小明在图23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
物体到凸透光屏上像 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透镜的距离/的大小 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镜的距离/㎝ ㎝ 示.
40 13.5 缩小 【结论与应用】
30 15 缩小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20 20 等大 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15 30 放大 越 . 10 光屏上没有像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8 光屏上没有像 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甲 乙 图23 [ 图22
5.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
记录如下表。
物距u/cm 10 实验序号 1 2 3[来源:学|科|网Z|X|X|K] 焦距f/cm 2 5 8 像距v/cm 2.5 10 40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15甲所
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5乙所示, 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15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① ② ③ ④
甲 乙 丙
图15
答案:
一. 平面镜成像 1.(1)确定虚像的位置,(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远离玻璃板
2.(1)不能 (2)不但可以象平面镜一样反射成像,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找到像的位置。
3.(1)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1分),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 (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1分)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1分)) 说明:不说处理过程,只答出像与物位置关系不得分。
(4)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1分)(答出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亦可 二、凸透镜
1:⑴下 ⑵10 ⑶右 放大(每空1分) 2.① 凸透镜 ② 左 左 3.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上,放大
4.【提出问题】放大 缩小
【进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结论与应用】(1)大 长 (2)远离 缩短 评分意见:每空1分,共7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5.(1)大(1分) (2)5 (2分) ②(2分)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