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公司转型 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首先,城投公司可以借助自身在参与城建项目过程中积累的运作资金和管理经验,将主营范围扩大至房地产及建筑等行业。其次,城投公司也可采取子母公司附属的经营形式,附属经营不同行业的子公司,如某城投公司下属多个子公司,涉及不同的行业领域,主要包括水务、燃气、轨道交通等等。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不仅使城投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得以进一步拓宽,而且还使公司现有的资产得到了良性循环,大幅度增强了公司的综合实力,也为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
为了促进城投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职能,支持城投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城投公司还要积极实施经营城市战略,采用多样化的经营模式,拓宽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开辟城投公司发展新路径、新方向,从而充分发挥城投公司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城投公司发展的核心点
城市建设和城市经营是中国经济发展浓墨重彩的篇章,在这个过程中,城投公司发挥了统筹运作的重要作用。但随着债务风险的凸显,城投公司需要通过转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近期国家针对城投公司的政策和“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为城投公司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期,结合城投公司的运营现状及对国家政策形势的研 判,本文就未来城投公司发展方向进
27
城投公司转型 行阐述,并提出了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核心关注点。 一、城投公司的运行现状
(一)城投公司在艰辛履职中孕育自身生命力,为发展转型打下基础 地方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筹集地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所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主要业务是项目融资,并延伸到项目建设和运营。目前大部分平台虽侧 重公益类项目,但部分平台在承担项目融资和建设职能的同时,还积极发展竞争性业务,主动或被动布局产业投资,且已具有一定的产业投资和经营能力。
(二)高风险已成为关注点,亟需厘清政企关系,重新功能定位
由于城投公司业务具有特殊性,大多数公司缺乏稳定的收益,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勉强负担银行利息,不具备独立偿债能力,财务风险较大。且很多公司所投资的项 目尚处于建设期,未来几年还需大规模资金投入。总的来说,大部分城投公司基本处于“依靠政府财政和融资维持平衡”、“借新账还旧账”的状态,财务风险显着 高于普通国企。未来城投公司应通过厘清政企关系,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使城投公司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三)城投公司已成为“国资集聚地”,是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抓手 城投公司地方投融资平台资产已非常庞大,占地方国有企业资产的比重总体过半,个别省市甚至达到80%以上。截至2013年6月底,按财政部公布的 2013年地方国资63.14%的平均负债率计算,地方投融资平台总资产约为28.33万亿元,占同期55.5万亿元地方国资总额的比重为51.0%。
28
城投公司转型 二、城投公司转型发展定位及诉求 (一)城投公司发展定位
过去城投公司以落实政府重大专项任务为基本职能,核心功能就是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国发43号文标志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提出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放宽,同时将不得再通过投融资平台举债。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地方政府诉求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未来投融资平台应加快向带有融资性质的一般性国有企业转型,由融资平台向城市产业经营实体转型,整合资源、打造城市运营服务商将成为城投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定位。
(二)城投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属性
1.市场化。在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经营的关系中,市场化将是主基调。如何“发挥市场的主导性作用